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内燃机上市公司2015年报显示:行业下行压力显著
内燃机上市公司2015年报显示:行业下行压力显著
2016-4-27  来源: 中国工业报   作者:-

 


  发动机行业的发展依托于整机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保政策日益严格,汽车、农业装备和工程机械下游产业发展趋缓,外资企业加快布局国内市场,国内各柴油机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国内柴油机行业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近期,内燃机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15年报,从几家主要内燃机企业数据看出,受宏观经济和排放法规升级等因素影响,行业下行压力显著。
 


  潍柴动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去年全年,潍柴动力(000338)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37.20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下降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3.91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下降72.2%。
  受宏观经济和排放法规升级等因素影响,国内重卡市场低迷,销量持续下滑,全年实现销售55.1万辆,同比下降25.98%。受此影响,去年全年潍柴共销售重卡用发动机11.8万台,同比下降56.5%,行业龙头地位稳固;销售10L、12L传统发动机产品16.4万台,重型发动机产品在重卡市场、5吨装载机市场、11米以上客车市场的优势地位仍然稳固。同时,战略产品销量增长明显,扬柴VM发动机销售1.1万台,同比增长6倍;WP13发动机销售1237台,同比增长133%;新能源动力系统销售495台,同比增长6倍;叉车用发动机销售1544台,同比增长近十倍。
 
  2015年,潍柴以“提质增效·改革转型”为主线,坚持内生增长,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自身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一是从价值链全过程入手,努力打造最具成本、技术、品质三个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行业垂直整合趋势。二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树立了目标导向的管理思维,进一步理顺和优化了研发流程,规范了研发运营管控秩序,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潍柴动力内燃机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行业内惟一的企业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是构建了潍柴WOS运营管控体系,通过KPI体系统一了企业管理语言,通过层级会议规范了管理秩序,搭建了一套可落地、可输出、可推广的管理模式,为持续提升企业运营绩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不断加速两化融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完成了公司信息化战略规划,明确了信息化战略蓝图、整体框架和执行路线图,“汽车发动机数字化车间”顺利通过验收,“柴油机智能制造综合试点示范项目”成功入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云内动力逆势增长
 
  云内动力(000903)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长16.97%,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7.05亿元,同比增长21.43%。报告期内,主营产品毛利率同比降低3.07%,主要原因是受工业经济发展、客货运行业形势、排放法规升级等影响,行业内竞争加剧,柴油机行业利润空间下降。去年实现利润总额2.02亿元,同比增长1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8.81%。
 
  面对异常严峻的外部环境,云内动力审时度势、谋划布局,带领全体员工及各子公司团结一致、砥砺奋进,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以“调结构,促转型;管理和效益提升;精益管理;全价值链体系增值的精益管理”为发展主题主线,持续深入开展“五大攻坚战”,不断强化“五种意识”,进一步加大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了产品的创新升级,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提升售后服务质量等措施,公司产品销量逆势增长,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增长1.88个百分点,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累计销售各型柴油机217966台,同比增长2.20%。
 
  云内动力一直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公司采购部门根据订单和生产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生产部门根据下游客户订单需求下发生产计划,各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造,最后由销售部门完成销售。
 
  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步伐,通过加快产品创新升级,YN系列产品性能和结构优化行业领先,随着汽车行业的回暖,未来销量将进一步增长;D系列产品成为乘用车及高端商用车动力的推动者和引导者,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天然气发动机紧抓市场发展先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随着未来柴油机自动变速箱动力总成产品投放市场,公司将成为国内柴油机自动变速箱的拓荒者;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紧随国家政策,随着产品进一步投放市场将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上柴股份营业收入、净利润双下降
 
  去年上柴股份(600841)实现营业收入21.63亿元,同比下降22.1%,实现净利润9293.29万元,同比下降38.12%。上柴主要生产制造柴油机及其配件,柴油机产品销售受国家基本建设和下游的工程机械、重卡等商用汽车行业的景气度影响较大。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速放缓,工程机械和重卡行业仍呈现整体下滑态势,上柴去年实现柴油机销售52158台,同比减少18.24%。
 
  面对低迷的行业市场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市场,上柴坚持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求发展,着眼长远,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应对挑战的危机感、增强创新驱动的紧迫感、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紧紧围绕创新主题,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巩固拓展新老市场,有序推进产品配套和精益生产,继续做好产品改进,提高产品技术竞争优势,持续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加强经营预算管控,深度挖潜降本增效以应对市场下滑。
 
  今年,我国仍将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经济发展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投资增速放缓,对行业影响较大,相应配套的工程机械和商用车企业市场仍将在低位盘整。
 
  但长远上随着环保排放标准的严格实施,有利于淘汰市场落后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减税力度的加大也将有利于上柴的未来发展。同时,随着国家非道路国三减排新标准的实施,也将为上柴的工程机械产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积极与配套厂进行产品配套升级,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全柴动力实现增长
 
  全柴动力(600218)去年多缸柴油机实现销售29.83万台,同比下降11.5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56亿元元,比上年增长7.78%;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03万元,比上年增长147.31%。
 
  全柴依托市场品牌优势在行业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依旧实现了增长。全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企业。目前,全柴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中小功率柴油机研发与制造基地之一,并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百强企业”、“第十二届百家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企业”、“农机部件三十佳”等荣誉称号,在国内内燃机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
 
  去年,全柴产品的产销量已连续八年居国内四缸柴油机行业第一位,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全柴形成了以车用、农业装备用、工程机械用、发电机组用为主的动力配套体系。产品通过了欧盟CE和美国EPA4认证,功率覆盖8~280kW,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产品还远销东南亚、欧洲、非洲及其他地区。产品市场保有量超过300万台。 
 


  斯太尔综合开发能力初见成效
 
  斯太尔(00760)共完成营业收入3.4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3.2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93亿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斯太尔根据年初制订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不断整合资源,优化资产配置,加大柴油发动机欧ⅴ产品和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开拓成熟产品在军品和民品市场的潜力客户,同时注重推进各项基础能力建设。
 
  由于受柴油发动机排放法规变化和行业整体低迷的影响,公司及时调整了2015年度经营计划中关于产品装配生产线的投资方案,导致2015年底未能具备年产3万台(双班)柴油机的装配能力。
 
  去年斯太尔根据董事会年初制订的三年产品规划,加大产品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力度,专注于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努力推进公司柴油机产品研发进程。研发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加快推进应用工程中心建设,扩充各技术模块的人员编制,完善研发管理制度,制订并完善了《新产品开发流程》、《发动机试制流程》、《产品验证流程》、《模拟仿真分析流程》等研发流程。
 
  目前,斯太尔综合开发能力初见成效:包括零部件自主设计、UI系统标定、搭载配套与测试、样机试制、台架验证。在注重国内研发团队建设的同时,公司利用项目管理的形式,促进中奥双方技术交流,在研发流程、时间节点、任务分工、人员合作等重大环节达成共识,有效提升了公司与奥地利研发融合效果。此外,公司不断加大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和特殊行业的资质,共同针对柴油机技术进行联合研发,并且快速实现了军品市场突破,力争将技术优势快速转化为强劲的生产力。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