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格力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全球首发
格力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全球首发
2017-3-6  来源:转载  作者:-
      随着全国两会拉开帷幕,“智能制造”成为今年的两会热词之一。凭风好借力,3月4日,“创造改变未来”格力智能装备全球首发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带着GR608、GR625等新型机器人的首次亮相,格力再次以创新技术走进大众视野。
    
  
格力电器董事长 董明珠
    
      当所有人对格力机器人能歌善舞的表现啧啧称奇时,董明珠却坚定的表示,“我们必须走自主创造的道路,今天大家看到格力的机器人,我觉得最大的亮点不是在现场人与机共舞,最大的亮点是我们创造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买技术只会失去我们的创新能力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一年。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聚焦智能制造,为实体经济未来发展探寻新的途径。
    
      
人机共舞
         
      针对目前国内存在的技术“拿来主义”问题,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表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但依靠自主创新凭借核心技术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仍然不多,自主创新需要时间,需要投入,存在风险,拿来主义更容易甚至也似乎更有效果,但如果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满足于模仿、靠山寨闯市场谋发展,丧失的就是企业的长期前景,伤害的就是行业的健康秩序,损害的更是中国制造的发展动力。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在对大量企业进行调研之后,认为中国智能制造急需自主核心技术:“如果我们想要提升国家的智能制造,我们的核心技术只能来自于我们国人,来自于像格力电器、华为这样始终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因为关于我们是否能够用金钱购买到世界一流的核心技术的问题,十年前我们都讨论过了,国家领导人已经说了,‘事实证明,我们用金钱是不可能在国外购买到先进技术的。’”
   
      而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更是直言,“如果只是买买买,那我们不仅买不来最先进的技术,而且会把我们的创新能力也买没了。我们还将永远是世界的加工厂。”在她看来,只有创造创新,才能为供给侧改革实现最大的价值。“供给侧的改革,不是别人的技术,我们能做了就叫供给侧改革,而是我们能够创造,从根子上实现中国人的技术创新能力,它才是最有价值的。”
   
      除了助推供给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之外,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智能制造还有更深层的意义。“智能制造其实是释放了另外一种劳动力”她说,“当智能起来了之后,我觉得中国人才能说得上有一些真正精神方面的、物质方面的享受。”
   
      据悉,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已经迈入“万亿时代”。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元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可见,智能制造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走中国特色自主智能制造道路

尽管中国的智能制造既有发展潜力,也有着迫切需求,但在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看来,最大的困境在于供给结构无法满足需求结构,如大量低水平的能力建设、基础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欠缺等。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 徐林
   
      他也表示,解决的出路就在于“制造业要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高智能发展的水平,实现制造业由过去的传统制造模式向新的智能制造模式的转变。”那么,面对新一轮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形势,我们的优势在哪儿?
   
      “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对不同的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工艺、流程、管理、熟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器人联盟理事长宋晓刚认为,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一定要围绕我们国家市场的特点,那就是量大面广的各行各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向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来开发我们的机器人产品,来开发我们应用不同行业的机器人的集成应用系统,解决当前面临的劳动力成本、效率还有质量等问题。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今,越来越多企业、不同行业间开始意识到将“制造业+人工智能”将使传统制造业重新焕发生机,纷纷与格力合作,投身智能实践的浪潮中来。
   
      据了解,通过与格力合作,珠海银隆新能源生产效率提高了11%,在人力成本方面节约了55%;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采用格力智能装备后,产能提高了6倍。
   
      格力智能装备还为元朗食品有限公司量身打造了格力智能蛋卷机,通过智能制造和智能全检对蛋卷制造进行改良升级。对产品智能编码并生成关联数据库,能够追溯到产品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对于食品安全管理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亚细亚控股集团总裁 卢伟佳
   
      在自主研发上,据亚细亚控股集团总裁卢伟佳介绍,亚细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的55度柔光技术成功克服国际的光泽度难题并集成开发了全球首条大板大理石瓷砖生产线,每年人均产值领先行业70万。他表示将携手格力,在整个4.0绿色智能工厂上面加大力度,在16个生产线都会用智能的生产线。
    
      此外,贝发集团、九牧厨卫等企业也与格力在智能制造方面有相关合作。目前,格力智能装备遍布电器、新能源、食品、节能等多个领域。
   
      成为领导者是为了服务中国和世界
   
      在我国,智能制造尚处起步阶段。而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格力一直走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前列。因为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也因为“有志存高远”的眼光,很多企业愿意与格力、与董明珠合作。
     
      “从自主创新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希望看到,无论是引进技术吸收再创新,还是自主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第一个就是决心,第二个要有骨气。格力现在进入到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领域,并且是围绕我们自己产业应用来拉动自己的产业,应用来拉动自己的创新,从智能制造和智能产业来讲,能够掌握核心技术是很重要的。”董明珠在会上表达了进军智能产业的决心。
  
  
格力智能装备全球首发暨高峰论坛现场
    
      早在2013年,格力电器成立了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智能装备研发和生产。公司拥有15个研发机构、3个生产基地及近千名员工。如今,产品覆盖注塑机械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物流仓储设备等十多个专业生产领域,拥有超百种规格产品和近百项专利技术。在为自身内部生产提供智能装备的同时,格力智能装备也应用到了电器、新能源、食品、节能等多个领域。
    
      到现在,格力进入智能装备市场已经有五年了。而成为创新技术的领导者,一直以来是董明珠的理想,也是格力对自己的定位和追求。
    
      “我们一定要成为一个领导者,并不是说成为领导者去欺负别人,而更应该以自己的实力服务中国,同时服务世界,这才是我们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实体企业家们要认真思考的。”董明珠说。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原标题:五年磨一剑!格力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全球首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