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上海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应用高地
上海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应用高地
2017-10-11  来源:转载  作者:-
 
       发展智能制造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抓手。上海按照“以示范带动应用,以应用带动集成,以集成带动装备”的推进思路,以智能制造应用“十百千”工程为抓手,积极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的良好生态,打造全国智能制造应用的高地、核心技术的策源地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的输出地。
 
       抓应用示范引领。前期,市经信委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电子信息、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遴选了一批智能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其中C919大型客机、商用航空发动机、智能网联汽车等11个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名单。“十三五”期间,上海将要遴选100个智能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覆盖本市所有优势行业。在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下,推动1000家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
 
       抓系统集成能力提升。通过组织供需对接、分类引导转型、强化政策支持等手段,推动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上海电气集团)组建自动化产业集团,积极开展新能源、航空领域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海外并购;支持自动化工程公司、信息技术企业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研制的首条智能化成套生产线,视同首台(套)装备享受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专项支持政策。根据对重点系统集成企业(14家)的统计结果,2016年上海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产值规模达到159.42亿元;今年上半年产值规模达到101.65亿元,同比增长32.4%。
 
       抓关键技术装备突破。针对实施智能制造所需的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的瓶颈,通过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加快研制一批自主化的关键技术装备。例如,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世界首台三头并行镜像铣削装备——筒段整体镜像铣削装备,填补了国内镜像铣削技术空白,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上海微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制的晶圆级微球植球机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道制程工艺,打破国外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封锁,使国内芯片的制造水平由传统封装芯片跨入到高端芯片领域。
 
       抓配套政策制度创新。在推进智能制造应用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是技术和资金两方面。对此,有的放矢地制定了《关于上海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和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加大政府政策资金等资源投入的同时,更加主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切实可行、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针对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不同的智能制造模式特点和需求,探索建立智能制造融资租赁应用机制、效益分享应用机制、生产能力共享应用机制。特别是其中的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用户企业采用改造效益分享方式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的政策,既解决了用户企业的技术门槛和设施设备一次性投入问题,又为系统供应商和相关金融服务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可预期收益,这一模式尤其适合产量大、具有较稳定市场销售前景的行业,比如电子信息、家电、食品、零部件等行业。例如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该企业联合商业银行设立了智能制造应用资金池,为用户企业提供解决方案、项目融资、工程建设等一揽子服务,实现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助推智能制造推广的统一。
 
       抓功能型平台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点布局的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率先启动建设,对标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国际先进机构,通过组建平台公司作为运作实体,开展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研发、标准建设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支撑上海智能制造发展。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