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机器人“混血儿”抢滩全球智造蓝海
机器人“混血儿”抢滩全球智造蓝海
2017-11-2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有着中意高端智能制造背景的广东埃华路机器人计划在顺德大展拳脚。
 
  在顺德机器人的产业丛林中,刚进驻不久的广东埃华路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埃华路”)显得有点特别。
 
  与其他从草根崛起的企业不同,广东埃华路有着中意高端智能制造的特殊“血统”:由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意大利EVOLUT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布局广东开拓市场,预计今后三年产值将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
 
  “要做百年企业,需借用世界资源变身国际性企业。”广东埃华路的雄心来自于国产机器人出货量第一的埃夫特的全球化布局。近年来埃夫特除了在国内市场销量持续增长,还大举进军海外,去年连续并购了两家意大利机器人公司,还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合作,抢滩人工智能领域研究,逐步构建起国际供应链和创新网络。
 
  落户在机器人产业火爆的顺德,连接意大利乃至欧美的先进制造业资源,广东埃华路将如何发挥协同效应?又将如何搅动顺德智造产业江湖?


  看好广东市场力争每年产值翻番
 
  顺德陈村,莱茵工业园,这里的定位是要吸引一批欧洲的中小企业进驻。具有中意“血统”的广东埃华路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厂房内,专业技术人员忙着调试刚完工的工业机器人,程序研发人员为客户设计了智能车间架构,这些研发人员几乎都有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工作的经历。
 
  “埃夫特工业机器人40%销量在广东,广东又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最蓬勃地区之一,我们现在是54人的规模,明年要达到130人。”广东埃华路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广信指出,公司扩容是因为产能在增加,预计到明年公司产值会达到1.3亿元,预计今后三年产值会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
 
  谈到为何看好广东埃华路发展,黎广信表示,这是一年前埃夫特收购意大利EVOLUT的战略合作中,双方达成的共识:埃华路成立的宗旨不是去分割埃夫特集成商已有的蛋糕,而是去协助埃夫特探索与和开拓高端应用的蓝海,形成市场增量。
 
  当时,埃夫特与EVOLUT宣布成立合资中国子公司,即埃华路中国。合作双方提出成立埃华路,首先是汲取二者的技术养分,特别是EVOLUT的机器人工程技术、数据遥距传输技术、离线编程系统、人机互动界面、3D立体视觉技术等,在中国工业机器人相关行业应用领域确立国产机器人技术先发优势。
 
  具体来说,就是合作双方一方面是基于工业4.0理念,面向特定行业整合机器人智能作业技术,加强IOT的智能传感和数据采集技术,为客户提供智慧车间成套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基于已有的若干行业大量机器人应用工艺经验,按特定的规则进行代码化形成工艺专家系统,为埃夫特即将启动的下一代智能作业机器人平台的开发提供原始的工艺数据积累。
 
  “很多人都担心中国公司到海外并购,就是乱花钱,对企业发展没任何意义,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黎广信介绍成立广东埃华路是合资模式,是借用对方优质资源。“我们在定下合作方案后,并不担心这个只是财务投资,因为技术永远都存在更新,只有新技术才有价值,这是一个中外团队合作共赢的项目。”
 
  利用全球资源抢占智造制高点
 
  在组建广东埃华路之前,埃夫特首先在安徽芜湖建立了总部,并配备了生产基地。
 
  “与芜湖总部产品相比,广东埃华路今后研发的产品会更接地气些,会更多照顾本地产业。”黎广信表示,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将按照行业划分,广东埃华路将面向卫浴、五金、3C、建材等家居用品生产企业。
 
  在广东埃华路的员工看来,借用来自意大利乃至全球资源,会让企业有能力应对市场变化。“某种意义上说,意大利的产业体系与广东比较相似,在汽车设计、陶瓷、家具生产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广东埃华路的国际资源正来自于意大利EVOLUT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目前通过有效的系统串联,实现整个集团数据共享,帮助中方企业调整经营思路。“现在国内对工业机器人认知,都紧盯着核心零部件开发,但人工智能(软件)才是工业机器人未来。”黎广信坦言,机器人真正要实现爆发性增长,一定是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突破。
 
  为了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突破,广东埃华路借助总公司的资源,不仅利用上海的研究团队为其量身定制工业机器人“大脑”,更与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它们还有一个宏大计划,希望今后借助大数据运用,将用户运用体验进行收集,最终总结后形成专家包,让今后使用者能更便捷地操作。
 
  “埃夫特如果要做百年企业,一定要建成国际性企业,我们现在至少搭建了一个平台。”黎广信指出,企业建全球化的供应链、客户网、研发机构,既是为企业爆发性增长找到方法,更是利用外企全球资源抵消经营风险。
 
  顺德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望紧追上海
 
  黎广信2008年来到佛山,在入职埃夫特之前,是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市场经理,专门负责家电、3C等领域,对佛山产业机器人应用的需求可谓十分熟悉。
 
  在他看来,把工业机器人产业进一步做大,顺德前景广阔。“大可以与上海等国内领先城市比一比。”
 
  “首先我建议政府扶持相关企业,将机器人本体制造做强做大。”黎广信算了笔账,首先美的库卡的合作模式一旦在顺德开工,年产量预计是3万台,国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日本安川机器人,它在杭州的制造规模每年就1万台,扩容后预计最多15000台,日本川崎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单个基地年生产能力大概5000台,“可以说,两三年后,我们的机器人本体制造能力可以紧追上海。”
 
  黎广信指出,除了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外,顺德还有引以为豪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目前该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0多亿元。“如果通过改造升级为‘机械+机器人’的生产模式,产业产值再增加200亿元不是问题,像伊之密、科达节能等本土企业,都可以用智能制造提升企业制造能力。”
 
  当然,黎广信认为,如果顺德与上海就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相比,顺德还有一个优势是上海所不具备的,即顺德在智能制造的服务方面走得更快。
 
  “我们现在有互联网+博览会,有工业机器人培训和展示,有国际级的机器人学院和示范中心,还有机器人大赛。此外,在本地的机器人企业,已经把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做起来了,诸如机器人保养、零配件供应等,而上海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方面目前只是把展览做好了,但服务的广度、深度还不够。”黎广信分析。
 
  按照广东埃华路的设想,公司预计组建机器人实践中心:与其他机构只有一两台机器人,只学习工业机器人构成等内容有所区别,该公司希望将中心变为实操机构,这既是为顺德工业机器人产业做推广,同时也帮助企业拓展供应链和客户群。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