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看看咱机床工具圈的新劳模们!
看看咱机床工具圈的新劳模们!
2020-12-1  来源:--  作者:-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接受人民共和国的至高褒奖,劳动模范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全行业瞩目的焦点。10多位来自机床工具行业的劳动模范,与全国1689名劳动模范和804名先进工作者一起,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5年评选一次,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该表彰是对当代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时代精神的盛大集中展示。为了更好地弘扬劳模精神,宣传机床工具行业的新一批劳模们,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传媒部搜集整理了行业劳模事迹材料,汇总进行集中宣传(按姓名笔画排序)。
  
       1.王亮: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电气技术部部长,工程师、高级技师
  
  
       简介:王亮于2004年进入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十分重视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是新产品设计制造的电气带头人,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王亮擅长数控机床的调试及伺服系统的优化,并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机床的生产制造中,协助公司自主开发了企业ERP系统及产品稳定性云监控平台,实现了机床数据的云端远程采集,极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王亮同志在技能和专业技术钻研上始终以谦虚踏实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他认为:每遇到一个新问题、新困难都是一次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在自己不断学习提高的同时,王亮善于传授技术和经验,采用以师带徒的形式,先后为公司培育了技术工人30多人,其中多数拥有工程师/技师双证,成长为公司的生产技术骨干。    
  
       辛勤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王亮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最美滕州人”等荣誉称号,被山东省教育厅聘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导师”,并于2018年当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2016年他带领的数控系统优化质量管理小组荣获“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2.朱卫东: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组合机装配车间钳工,高级技师
  
  
       简介:朱卫东从事的钳工装配的精度是以微米计算的。在“微米不差”的工艺要求之下,他以专注到极致的职业追求、高超精湛的技艺、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被大家称为“微米钳工”,成就了东风设备一代杰出工匠。32年来,朱卫东在工作中大胆创新,总结出一套“望、闻、听、诊、切”的工作方法,能迅速判断机床各种故障。
  
       朱卫东注重成果固化,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编写出《DH加工中心操作规范》、《DH加工中心操作、维修培训》、《DH系列加工中心设备常见故障诊断手册》等标准作业指导书,指导完成的DH400卧式加工中心荣获 2018年度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评定的“产品质量十佳”称号,《DH500系列高速加工中心开发与商品化》获得东风公司“十二五”十大科技成果奖。
  
       朱卫东不满足于个人的成长进步,将自己总结出的多项绝技绝活无私传授给更多的员工掌握。2015年至今,他利用“名师讲堂”等平台已开展近30场约600人次参加的培训和经验分享,有效调动了员工的学技热情,在全车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每年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改善创新和技能培训等活动。朱卫东创新工作室共完成改善项目532项,重大技术攻关36项,节省成本近700万元。其中,《缩短EG多轴箱L/T》课题曾获得机械工业部QC二等奖。2019年,朱卫东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湖北省示范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改善小组被树立为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实践标杆。
  
       3.曲道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研究员
  
  
       简介:作为中国首批机器人专业研究生,曲道奎博士跟随老师蒋新松院士率先投入到中国机器人产业化发展道路中。他担任国家“863”计划机器人课题组组长,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机器人自主核心技术研究;排除万难带领一批科技工作者创业,将30多人的实验室发展成为中国规模较大、产品线较全的机器人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带领团队实现机器人批量出口。曲道奎博士始终站在行业最前端,砥砺奋进,敢为人先,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在2020年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曲道奎带领新松公司向防疫一线单位紧急捐赠34套机器人产品及智能医疗康复设备,为疫情防治工作提供坚实保障;紧急投入口罩生产,全面保障疫情防控必备物资,生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曲道奎博士带领下的新松,始终坚守“追求卓越、报效祖国”的企业精神,将企业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在曲道奎博士的主导下,新松已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几百项,拥有千余项国家专利,起草制定多项国家行业标准。
  
       曲道奎博士兼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组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席。他曾获得“201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5年度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沈阳市首届功勋企业家”等诸多荣誉。
  
       4.李大伟:营口锻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铆焊车间主任,中级工
  
  
       简介:工作中,李大伟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与工友们一道摸爬滚打、加班加点,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总是身先士卒,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今,在他的带动下,车间员工人人自律、人人争先,每名员工兢兢业业地坚守、孜孜不倦地追求,成长为一支善于攻坚克难的高效团队。李大伟先后获得营口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李大伟同志是一名政治思想强、专业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的优秀员工。作为主要技术骨干,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技术,将工作经验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2016年,公司新引进两台龙门式自动焊接机,由于缺少相应的配套设备,针对机床立柱中板的焊接大家只能“望洋兴叹”。他带领大家经过半个月的钻研和实践,使两台自动焊机能够正常投入到生产工作中,焊接完成的产品质量合格率为100%。
  
       李大伟清楚地知道,公司的未来发展要有年轻人做后盾。他努力承担带徒任务,用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影响着徒弟。他教育徒弟要从锻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构造入手,要掌握详细的加工工艺及操作规程,并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铆焊车间拥有了一支全公司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综合素质最强的团队。
  
       5.吴阿宁:福建万龙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简介:吴阿宁同志在万龙公司工作20多年来,提倡产品技术创新,坚持每周开展全员技术培训活动,定期举办技能比赛,先后带领近百名技术工人完成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初、中、高级工(技师)职称考核,为公司培养了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生产研发队伍。
  
       吴阿宁全程参与的项目曾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吴阿宁曾先后获得福建省劳动模范、泉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泉州市优秀工会工作者、泉州技能大师、泉州工匠、泉州“好师傅”等光荣称号。
  
       吴阿宁用坚守、执着和奉献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不断在全新的领域中突破自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企业创造财富。他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一名劳动者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6.吴作国: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压力机分公司班组长,高级技师
  
  
       简介:他是吴作国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示范性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牵头人;他是数控镗铣主操作手,熟练掌握数控镗铣床加工技能,承担加工各类复杂箱体零件的镗削任务;他多次承担国家重点项目攻关工作,带领组员先后攻克技术难题30多项。
  
       吴作国所负责的示范性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2020年申报国家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有骨干成员18人、特聘成员6人。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研发攻关;开展新技术的应用试点和推广;总结绝技绝活和技术技能创新成果。
  
       近年来,他本人及工作室完成了多项技术攻关项目。其中,省优秀技术创新成果1项,市优秀技术创新成果5项,市优秀十佳先进技术操作法3项,市职工十佳合理化建议3项,集团五小创新成果4项,为公司提质降耗做出了突出贡献。
  
       吴作国曾先后获得齐齐哈尔市劳动模范、龙江技能大奖、龙江技术能手、龙江工匠、黑龙江省首席技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
  
       7.邱联昌: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简介:邱联昌从事硬质合金刀具涂层技术研发工作近10年,使公司成为赣南第一家掌握多弧离子镀、磁控溅射、高温中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工业化制备单层、多层、纳米复合涂层的企业,填补了赣南硬质合金刀具涂层技术的空白。主导开发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涂层产品16款用于工业化生产,有部分产品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为企业2019年实现销售额1.5亿元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主要成员成功申报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3项。2016年创建“邱联昌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响应公司的降本增效政策,累计节约生产成本240万元。
  
       邱连昌先后获得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赣鄱时代先锋”等荣誉称号。2016年当选为赣州市党代表,2017年受聘为物理气相沉积国际标准分委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8.张明: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组装调试科长,技师
  
  
       简介:张明自2003年进入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以来,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职工,先后被授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爱企业好职工、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机器人系统安装调试工作,是机器人产品交付用户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公司机器人应用水平的最终体现。张明同志通过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仅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这项技术。2003 年底,张明开始带领团队承担一个又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组装调试任务。在机器人激光视觉涂胶自动装配系统中,为解决最关键的激光定位问题,他刻苦钻研、反复测试,通过对机器人的精度校准、修正,最终将机器人运动精度控制在了0.2mm 以内,满足了安装的高精度要求,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2018 年,安川首钢承接了吉林凯达管业一套激光切割系统任务。该系统要求设备在运转时不能有丝毫抖动,而且运行轨迹必须要稳定一致。张明同志带领调试团队,仔细调整每个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在机器人运行轨迹的示教编程过程中,认真研究每一个动作步骤,匹配相应的参数,确保切割表面不会有锯齿产生。最终使该项目成功交付客户使用,促进了公司在新领域的市场开发。
  
       从事机器人应用系统生产制造近20 年,张明成长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拿”,为工程部员工树立了标杆。
  
       9.严鉴铂: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
  
  
       简介: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使命,是严鉴铂同志30多年工作的生动写照。他始终坚守“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初心,始终秉承企业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全部精力投入到推动企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团结带领广大员工加速改革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拓展国际市场、诚信经营管理、打造独特文化、引领行业发展,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担任秦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以来,严鉴铂肩扛重责、锐意改革,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引导秦川集团戮力同心、砥砺奋进,深挖秦川文化底蕴和技术沉淀,聚焦主业,深化产品结构调整,打造黄金产业链,加速布局新业态市场,推动企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稳健发展之路。法士特和秦川集团携手奋进、协同发展,更是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成为国企改革的优秀典范。
  
       严鉴铂表示,作为全国劳模代表,现场接受表彰,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我倍感荣幸、深受鼓舞,对党和国家更为感恩。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砥砺初心、接续努力,勤于创造、勇于奋斗,以创新驱动、链合发展的战略定力和顾客先赢、文化铸魂的发展策略,再立新功、再创辉煌,为实现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贡献秦川力量。
  
       10.杨忠州: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精密数控公司装配车间数控机床试车工,高级技师
  
  
       简介:杨忠州始终以对企业负责、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凭借自己精湛的业务技能、顽强的学习精神和刻苦钻研劲头,敬业爱岗,积极上进,锐意进取,不断挑战行业尖端,攻克技术难题,竭诚服务用户,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累计完成了上千台数控机床调试维修任务,帮助用户解决处理了大量技术难题,机床故障处理率100%,用户调试维修满意率100%,出色完成了多项重大售后服务任务,精湛一流的服务赢得了客户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成为宝鸡机床试车调试、售后服务的一张“名片”,为企业机床市场占有率的大幅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杨忠州参加了公司多项新产品开发、试车调试和特殊样件加工任务。他勇于创新、勤于总结,经过日积月累,不但熟练掌握了多个系列数控系统的操作及编程,还将产品说明书、维修保养办法、注意事项等编入系统,使用户只要开机,随时都能调阅该款产品的详细资料;将重要事项设置成人性化定期提醒功能,如:定期润滑油添加、液压油更换、冷却液检查提示等,以利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机床故障。
  
       “杨忠州技能大师工作室”于2015年建立,并逐步发展成为公司工艺突破、技术攻关的金字招牌。
  
       11.赵自勇: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超硬材料事业部经理
  
  
       简介:赵自勇开发了国内首创的碳材料加工微波还原技术,降低了能耗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彻底解决了困扰行业发展多年的难题。主持《自主反应芯棒研制开发》、《降低还原线氮气、氢气消耗》、《降低在线氧分析仪费用消耗》等项目,节能降耗1164万元;主持开发《人造金刚石高产技术工艺项目》,人造金刚石的总产量提升了近20%,年产值增加1200万元左右;主持推进《原生表面粗糙化金刚石产业化项目》,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项目成果认定,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开展《提高人造金刚石优质比》技术攻关项目,将产品的优质比拔高了约5个百分点,年增加销售收入1000万元左右。2009年以来,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对辊式造粒机专利、对辊式造粒机的辊子结构专利、对辊式造粒机的辊子偏心机构专利、对辊式造粒机的辊子分层结构专利。
  
       12.盖立亚:沈阳机床沈阳优尼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简介:盖立亚参加工作21年,一直埋头在数控机床研制第一线,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坚定技术自信,跟踪国家需求创新,主导多个重大专项项目,在高精、高速、车铣复合三个方向研制的机床取得重大突破。从技术员到产品线经理,再到公司总经理,她带领团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市场要求研发出全新T系列机床,两年时间就将该类机床的市场保有量从50台左右提升到2000多台。盖立亚主持和参与4项数控机床重大专项项目,取得主导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明专利3项,她主导研发的HTM40100h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获2012年国家发明金奖、2013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汽车轮毂轴承加工自动线》项目获2012年国家发明银奖、沈阳市科技振兴奖、2014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HTC100t、CMU001数控机床获辽宁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的《数控机床集成监控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15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盖立亚曾先后获得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十佳标兵、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沈阳市十二、十三届党代会党代表;辽宁省十一、十二届党代会党代表;沈阳市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
  
       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千千万万机床工具人的骄傲,是当代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激励着全行业职工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从而推动全行业在新的伟大历史时期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本次资料征集过程中,得到协会多个分会和常设机构相关部室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或缺失,敬请谅解。





       (文:张芳丽  素材来源:相关分会、企业和网络、微信等)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