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 AI“独角兽”云从科技冲刺科创板 拟募资37.5亿元加码人工智能业务
AI“独角兽”云从科技冲刺科创板 拟募资37.5亿元加码人工智能业务
2020-12-10  来源:-  作者:-

 

  以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的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从科技”)日前对外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募资不超过37.5亿元,募集资金所得净额将全部围绕其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展开。
 
  近年来,AI“独角兽”掀起上市潮,此前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均披露了上市文件。对此,市场分析师认为,“由于AI市场规模很大,AI公司上市潮有利于市场充分竞争,加速赛道化、龙头化,推动产业发展。”
 
  研发投入大
 
  公开资料显示,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AI头部企业中成立时间最晚的一家,但成立时间短、以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的云从科技却走得快速且稳健。
 
  近年来,人工智能备受资本热捧,行业企业估值也水涨船高,但AI落地难、盈利困难等也引发关注。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0.64亿元、4.84亿元、8.07亿元及2.21亿元。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1.81亿元、-17.08亿元和-2.86亿元。2019年,公司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3.03亿元。
 
  对此,云从科技表示,公司虽然处于亏损阶段,但仍在高增长阶段,预计未来两三年将触及盈亏平衡点。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业务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74.81%和491.92%,增速较快。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在广州、重庆、上海、苏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均组建了人工智能研发团队,核心研发人员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扎实的技术功底,同时公司和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研发实力较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5940.65万元、1.48亿元、4.54亿元和2.47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06%、30.61%、56.25%和112%,研发投入占比高。
 
  随着近年人工智能热,云从科技也一路受资本热捧。自成立以来,云从科技共进行多轮融资,融资总额接近30亿元,创始人周曦控股的常州云从在云从科技的股权占比合计达到了23.2%。今年5月,云从科技完成新一轮18亿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工商银行、海尔金控等。
 
  招股说明书显示,云从科技将发行A、B两类股票份,周曦是其最大股东,拥有64.6%表决权。此外,中国国新、广州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佳都科技均是该公司股东。
 
  募资巩固主业
 
  云从科技本次拟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1.12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10%。本次发行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此外,授予主承销商不超过前述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数的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最终发行数量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的数量为准。
 
  此次公开募股,融资规模预计为37.5亿元。募集资金所得净额将全部围绕其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展开,以持续提升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实力及产品能力,具体包括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旨在进一步加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的升级研发,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机协同开放平台;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旨在面向以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和智能商业等纵深核心高端行业商业化落地应用。
 
  未来,云从科技将抓住国家深化实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深耕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建设,深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行业布局,推进人机协同生态体系建设,努力推动公司核心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助力“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建设。
 
  毛利率较高
 
  随着各应用场景的逐渐成熟,项目规模的不断上升,云从科技产品与方案逐渐多元化,收入结构的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毛利率的改变,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是随着解决方案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使得解决方案的交付成本占比逐年下降;二是由于2020年推出基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的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其成本和效能上的优势使得解决方案的软硬件成本占比逐年下降,在企业用户层面的收入取得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6.12%、21.46%、38.89%和52.87%,显着高于对标上市公司。
 
  据了解,过多年技术积累和业务深耕,云从科技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四大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其中,在智慧金融领域公司已覆盖六大国有银行在内超过400家金融机构,智慧治理领域产品及技术已服务于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政法、学校、景区等多类型应用场景,智慧出行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包括中国十大机场中的九座在内的105座民用枢纽机场部署上线;智慧商业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辐射汽车展厅、购物中心、品牌门店等众多应用场景,为全球数亿人次带来智慧、便捷和人性化的AI体验。
 
  公司指出,目前公司面临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也面临着海康威视等视觉设备厂商推进对产品进行人工智能赋能转型的挑战,整体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公司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领先的核心技术成为高效人机交互算法平台的建设者,占据平台接入口;同时通过为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深度解决方案服务,不断构建并完善中游生态合作伙伴,进一步赋能更广泛的行业客户,共同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核心的企业级服务。基于上述竞争优势,公司快速成长为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头部企业,并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