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司宾太克
功能部件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功能部件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功能部件网> 行业资讯>“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何去何从 ?
“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何去何从 ?
2015-10-15  来源: 飞象网  作者:-
 
 
     《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此外,《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明确提出,以两化深度融合试点为抓手,继续引导新的发展方向,重点推进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智能工业试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试点、国产软件应用试点等工作;以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为动力,推动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创新发展,重点推进工业云创新行动和信息技术产用合作专项;其中,工业云创新行动是工信部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此投入更多的关注,共同探讨工业云计算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路径,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参与到这项世纪工程的伟大壮举中,助力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做出贡献。
  
  生死攸关的时刻来到了
 
  “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的大幕徐徐开启,全球工业制造都向智能制造转型,仍然徘徊在价值链底端的中国企业如何快速转型、把握产业链上稍纵即逝的新机遇、如何避免出局?
 
  中国的GDP快速增长,人们享受各种各样的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益处,但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国家真正的实力是什么?就会发现,所有的社会进步、政治沿革、社会发展,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产生的,中国属于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企业花了多少心思,用网络的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特别是深度。
 
  这一波4.0的工业革命,意大利的北部、奥地利、瑞士北部、法国东部,包括以色列,这些地区组成了第四代工业革命的火车头,中国企业在工业4.0的进程中将何去何从?路又在何方?
 
  面对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新工业革命大潮,中国能继续保住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吗?在辛辛那提大学教授李杰看来,虽然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却“没有真正掌握制造”。“大多数中国工厂并没有掌握制造的核心材料、设备,以及工艺,他们仍然停留在组装加工的阶段,缺乏原创技术、缺乏创新。”总体来说,中国制造仍然徘徊在价值链的底端。绝大多数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的“规模化流水线”的工业2.0时代,尚未踏入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工业3.0时代。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企业过度依靠低成本的竞争方式已不再可持续。中国企业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升级的十字路口。面对产业物联网带来的机遇,中国企业固然需要努力跟踪、研发和运用智能硬件与数字化信息系统。
 
  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目前已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突破口。
 
  飘来一朵工业云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不能只是口号,如何落实到行动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表示,工业云创新服务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将搭建起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的互动平台,深度整合各种创新型设计和生产资源,聚集个人和企业创新成果,推动企业从云端获取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门槛,改变企业的创新模式,激发企业提升质量稳定性和产品创新的潜能和热情,发挥集体智慧促进工业领域创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软司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处长王健伟强调,“工业云创新行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6+1专项行动”中“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是我部围绕两化深度融合整体工作部署,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当前工业企业内在需求提出的一项试点工作,也是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雷毅认为:“两化融合专项行动计划里面提到了一些关键词,提到了信息技术要向工业云全面渗透。一个技术是电子商务,一个是工业云,还有一个是大数据。此外,在互联网的工业云和创新活动里面提到一点,要创新要产生新的组织方式培育新产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文件里面有几个关键词,一是第一次把工业云作为专门一个内涵提出来;二是工业云的做法,要基层合作、要创新各方面的工作;三是工业云承担的责任,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新业态的转变,尽到它的责任。”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