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司宾太克
功能部件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功能部件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功能部件网> 行业资讯>为实现“熄灯工厂”,这7家公司如何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
为实现“熄灯工厂”,这7家公司如何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
2018-11-28  来源:-  作者:-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熄灯工厂”正在成为制造业的新趋势:由于工业生产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而将人工干预降到最低,整个工厂可以在不用开灯照明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同时,众多投资机构、科技巨头、创业公司都纷纷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的深度融合,推动“熄灯工厂”的实现。

         然而,要实现该目标,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10月3日,美国智能协作机器人公司Rethink Robotics因经营问题宣布倒闭,为这一快速增长的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作为曾经的协作机器人领军企业,Rethink Robotic累计获得了1.495亿美元融资,高盛、通用电气、杰夫·贝索斯等机构和个人都投资了该公司。

         Rethink Robotics推出的协作机器人Baxter无需传统编程,利用计算机视觉来观察人类员工的工作,促进AI的自我学习,进而模仿工作流程,可以减少第三方程序员的时间和成本。
  
  
         虽然公司倒闭,但Rethink Robotics的技术成果将继续在行业发挥作用。目前,德国机器人自动化公司Hahn集团收购了Rethink Robotics公司的所有专利和商标,及其软件平台Intera5,未来会把工程技术能力和工业应用专业技术相结合,推动协作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虽然机器人现在正在执行越来越多的任务,但很容易因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而陷入困境,并且对程序开发来说非常痛苦。Rethink Robotics的失败其实就说明了目前机器人还不够聪明,无法很好地模仿人类行为。

         为此,很多创业公司都聚焦于如何开发出更聪明的人工智能,并更加关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而不是硬件研发。这些公司提出了新模式和新方法。不仅试图推动AI自我学习和成长,也是高度自动化和工业4.0得以实现的一种路径。

         1.利用VR培训AI算法

         美国加州创业公司Covariant.ai(原名为Embodied Intelligence),致力于开发“能够教会机器人新的复杂技能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基于深度模仿学习和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并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来训练机器人掌握复杂技能,例如完成组装电子设备等操作。


  
  
         公司的首席科学家Pieter abbeel是加州大学伯克利机器人学习实验室的主任,他与他的三位学生共同组建了该公司。公司在去年完成了7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另一家初创公司Kindred.ai同样在用类似方法训练人工智能。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加州旧金山。公司主要研发面向机器人的挑选、处理和放置任何物品的智能解决方案。


  
  
         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的AI抓取技术AutoGrasp™。当机器人在抓取、放置物品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会请求人工帮助,工人佩戴AR头盔和手部运动追踪器,向机器人演示操作动作,而AI算法将切换到学习模式。通过这种反复学习,可以强化机器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了面向零售商的机器人系统SORT,可以完成商品分拣、补货等工作。

         2017年10月,公司获得由腾讯领投的2800万美元B轮融资,目前已累计融资4400万美元。

         2.智能机器人即服务

         旧金山创业公司Bright Machines成立于2018年,利用计算机视觉将生产数据和机器学习相结合,推动制造过程的全自动化。
  

  
         公司推出的软件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视觉、云计算、边缘计算、机器人技术和机器学习,让生产机器人能够处理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任务。

         公司最早来自于全球著名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商伟创力(Flex)的内部孵化项目,可以说出身显赫。今年10月,公司获得1.79亿美元A轮融资。

         3.人工智能的强化学习

         德国柏林创业公司Micropsi Industries成立于2014年,推出了专为复杂的装配任务而设计的机器人控制系统MIRAI。
  
  
         由MIRAI控制的机器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可以通过相机或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MIRAI的技能无需编程,而是通过演示、纠正和重复训练来完成的。用户可以在不编写代码或对问题建模的情况下创建技能。

         今年10月,公司获得由Project A领投的610万美元A轮融资,目前已累计获得950万美元融资。
  
  
         公司的技术已经在制造业、电商和食品饮料行业中得到应用。公司于去年获得1亿美元A轮融资,目前已累计融资1.33亿美元。

         4.自主商用机器人

         英国伦敦创业公司MOV.ai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商业自动机器人操作系统研发商。
  
  
         公司研发的AI系统允许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进行定位和导航,并识别对象。

         该系统可以与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System,ROS)相兼容,实现自主机器人的行业级部署和应用,简化了研发和现场实施流程,大幅降低了机器自动化的成本。

         目前公司的AI系统主要用于货物搬运车、医院推车、升降设备等小型机械设备。

         今年8月,公司获得NFX和 Viola Ventures投资的300万美元融资,目前已累计融资360万美元。

         5.面向机器人和无人机的空间AI

         英国伦敦创业公司SLAMcore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面向地面和飞行机器人提供空间AI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专门为机器人和无人机提供实时3D定位、绘图和空间理解算法。
  
  
         公司的技术平台可通过机器视觉,将传感器信息转换为空间智能,让机器人和无人机进入完全不熟悉的区域,并通过导航完成任务。

         今年9月,公司获得由Amadeus Capital Partners领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 丰田AI风投基金也参与了投资。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