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EASTPO 2015展现基于两化融合的自动化智能工厂蓝图
EASTPO 2015展现基于两化融合的自动化智能工厂蓝图
2015-7-13  来源:-  作者:-


 
 
      2015年7月14日,“第17届上海国际机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览会”(EASTPO 2015/东博展升级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呈现基于两化融合的自动化智能工厂各要素解决方案”为核心,是面向海内外机床制造商、制造业各领域企业用户发起的“概念+实体”技术应用展示和交流盛会,不仅展示先进制造设备和技术,更是对自动化车间、数字化车间及未来智能工厂模式的探索和启迪。展会现场,包括Grob、DMG MORI 、Mazak、MAG、斯来福临、三菱、沈阳新松、ABB、华中数控、日发精机、北二机床、北一大隈、重庆机床、宁江机床、海德汉、德国雄克、锶创自动化、霍夫曼工具、金石机器人等众多领军企业在内的近600家中外展商将携智能制造和自动化解决方案亮相现场,用“智”造线条勾勒出“人机协作”的未来工厂全景图。
 

      DMG MORI milltap 700 钻孔攻丝加工中心配备 CELOS 系统+机器人制造岛; Mazak 柔性制造系统; Grob 智能机加工系统;海德汉智能制造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加工单元与智能 AGV;华中数控8型智能数控系统和 HNC-818AM 钻攻中心生产线;日发精机 RFCF20+RFMV60 柔性加工线;北一大隈变速箱壳体自动生产线;北二机床机器人偏心轴柔性化生产线;重庆机床柔性化制齿生产线 等 都将在现场通过实体动态演示,呈现“制造装备与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融汇贯通”的全新制造型态。
 

      新工业革命时期,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工厂少人化/无人化最核心的部分是智能化的车间管理,其实质是实现调度物流、产品加工流、数据信息流的统一和集成,使生产制造过程更加合理、透明。传统的“制造”正发展为“智造系统”;“孤岛式”单机生产逐渐为各个工序无缝衔接的集成化、协同化生产取代;以自动化和IT为基础的各个生产平台开始了协同作战。
 

     引用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院长的话说:“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企业正在试点示范车间和工厂无人化、少人化,这是对未来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的积极探索。但单纯地搞机器换人,买点高端机床和机器人再加些数字化、信息化是行不通的。我们常说智能工厂的核心是“机器人+互联网”,而更确切地说,是具备网络集成和协同能力的智能生产线,包括先进机床母机、智能化数控系统、自动化精密夹具、自动化物流、测量检测、产品设计与方正数字化、数字化工厂管理系统等。唯有把这些要素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对待,从每台设备,每条生产线,每个车间做起,才能说是有了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
 

     而在 EASTPO 2015主办方创立的 “ 自动化组线集成及智能工厂示范专馆 ” 中,来自制造业各领域的专业观众将能直击“制造和管理模式变革带来生产力飞跃”的理念和应用实践成果。展会主办方 -- 上海东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EASTPO)董事长李琼先生表示:“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单机生产模式,对生产力的贡献已经很有限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关注的焦点转向定制化的成套成线装备和整套工厂的生产解决方案。我们的机床企业也正在从以往提供单机单体装备,做单一工序解决方案,不断向为用户定制完整工序的解决方案迈进,真正解决用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我们主办方来说,需要转变机床和装备制造业的展会模式。今年,我们在16年办展积淀的基础上,首创了 “ 自动化组线集成及智能工厂示范专馆 ” ,要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企业,无论是实施单机智能化提升、落后产能改造,还是进行自动化升级、建设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项目,都能够利用我们这个平台找到贴合实际的着力点和创新抓手。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