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热点新闻>互联网+制造: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互联网+制造: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2015-8-25  来源:  作者:
       世界制造业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制造方式转变。英国政府推出“高价值制造”战略、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这些国家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路径表明,“互联网+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合肥市通过“政产学研用”结合,推进了“合肥制造”迈向“合肥智造”。预计到2017年底,全市智能制造产业有望实现300亿元产值。但是也存在产业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支持不够等问题。对照世界先进国家发展经验以及《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十三五”时期,应进一步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着力打造制造产业“升级版”。加强规划引导和产业布局。尽快制定出台合肥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并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县、市、区及开发园区竞相发展、错位发展,在高新区、经开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和一些省级开发区,高水平建设一批智能制造产业专业园区、示范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主动寻求“互联网+制造业”突破口,大力发展以高档数控机床、微小燃气轮机、高端医疗设备为重点的智能制造,推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人才培训、信息服务、金融租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标准厂房、公共交通、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加强与长三角、中四角等区域合作,加快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分工协作紧密、资源要素集聚的现代产业集群。

       鼓励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等方式,攻克整机和关键零部件技术。依托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巨一自动化、合锻股份、西锐重工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推进协同创新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组建由制造企业、应用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联盟,积极开展信息共享、技术攻关、标准规范、配套协作、行业自律等,建设完善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基地、测试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协同创新和合作共赢运作机制。促进应用示范。

       大力实施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传统产业“机器换人”战略。制定智能制造产品推荐目录,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应用示范工程,鼓励企业购买和应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装备和技术。探索成立专业租赁公司,促进智能制造产品在中小企业的广泛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一批中厚板焊接生产线/单元、无人化柔性焊装车间、无人化铸造车间、高端医药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物流车间等。对于采购我市生产的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的企业,建议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补贴和专项资金支持。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开展对首台(套)设备的产品质量保险,建立制造商、用户、保险机构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险责任机制。支持由用户企业、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组成的产业联盟参与重大工程招投标,联合开发重大智能成套装备。

       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在智能制造企业投资建设的审批立项、土地使用、环境评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鼓励企业申报《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享受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减免政策;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专项,重点倾向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先进工艺推广应用、新产品的试点示范以及研发、检测、培训等行业服务平台建设等,获取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支持。鼓励智能制造装备骨干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融资。

       研究建立智能制造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以重大项目建设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等为载体,培养、引进一批智能制造装备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探索组建智能制造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把脉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加快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来源:中国测控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