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解析 : 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和劣势
解析 : 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和劣势
2016-2-16  来源: 中自网   作者:-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中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正在不断消失。德国也因为日益上涨的超高工资和福利,不得不进一步深入工业改革,提出工业4.0这一概念。而富士康在“跳楼门”和最低工资多次上调之后,决定实施了“百万机器人”技术。
 
 
  在工业上,工业机器人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趋势,将导致机器人与人类互相争夺工作岗位。对于资本和市场来说,机器和人谁能达到更大的工作效率,谁才能留下来。
 
 
  本篇文章就来盘点一下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和劣势,为大家提供一个“备战机器人”的参考。
 
 
  1、成本:机器人胜
 
 
  据统计,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工业机器人的每台售价大约在1万美元的价位,折合人民币约7万元。一些应用在大型设备上的高精度多轴机器人,价格高达百万元。而据股价统计局给出的数据,2015年全年人均工资为49969元。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中小型企业引进1台机器人代替1个人工,大约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可以收回成本。
 
 
  而据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员工的工资将平均增长8%,增幅位列全球第一,企业上里人工的费用将会越来越高,而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成本反而会越来越低。由此可见,机器人在成本上将会优胜人类。
 
 
  2、易用性:人类胜
 
 
  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并进行控制。
 
 
  工业机器人按程序输入方式区分有编程输入型和示教输入型两类。编程输入型是将计算机上已编好的作业程序文件,通过RS232串口或者以太网等通信方式传送到机器人控制柜。示教输入型的示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操作者用手动控制器(示教操纵盒),将指令信号传给驱动系统,使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操演一遍;另一种是由操作者直接领动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操演一遍。
 
 
  正是由于机器人结构控制上的复杂性,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员工需要专业的培训才能。如果操作不当,就算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安全事故。相比之下,对于一些简单的工序,由人工来完成会方便很多。
 
 
  3、工作能力:机器人胜
 
 
  工业机器人普遍能达到低于0.1毫米的运动精度(指重复运动到点精度),抓取重达一吨的物体,伸展也可达三四米。机器人不仅可以完成高强度的抓取动作,也可以完成十分精细的雕刻工序。
 
 
  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或是危险、恶劣环境下的作业,例如在冲压、压力铸造、热处理、焊接、涂装、塑料制品成形、机械加工和简单装配等工序上,以及在原子能工业等部门中,完成对人体有害物料的搬运或工艺操作。应用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包括:点焊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以及移动机器人等。
 
 
  由于机器人承担了很多危险或令人厌烦的工作,许多职业病、工伤及因此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都可以避免;此外,由于机器人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完成其工作,所以产品质量十分稳定。
 
 
  4、创造性:人类胜
 
 
  自主的意识判断和带有情感的创造性是人类的显著特点,也是人类至今还牢牢将机器人控制在手里的原因。
 
 
  尽管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在不断发展,但是据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主任严莱春(Yann LeCunn)表示,如果没有固定的程序指引的话,机器人将不可能像人类那样拥有先天性的情绪,也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在工业上,工人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分析问题,可以及时处理突发情况。而机器人按照特定的程序“思考”,一旦环境突变,还有可能造成机器瘫痪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在一些需要加入艺术成分的工业和产品设计上,机器人更加难以达到人类的水准。
 
 
  总结
 
 
  从以上的比拼看来,人类和机器人互有胜负。随着工业4.0的深入,未来将会呈现更加智能的生活环境,在政策的带领下,小编相信“人机平衡”这个问题可以得到妥善地解决。机器人与人类也可以和谐相处的,不是么?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