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中国力图防止机器人产业产生“虚火”
中国力图防止机器人产业产生“虚火”
2016-6-29  来源:凝华社   作者:-
 
     如同曾经的光伏业,中国急速发展的机器人行业也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困扰。
 
    在28日举行的2016中国(广州)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的官员和企业代表们讨论了一份名为《工业机器人产业规范条件》(讨论稿)的文件。这份文件旨在规范日趋火热的机器人产业,防止产生“虚火”。
 
    文件提出了对机器人整机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集成企业多方面的要求,包括生产设施、设备、检测和校准、技术创新、产品以及人员方面的规范。如对整机企业,要求至少应该拥有运动测试仪、三坐标检测仪、耐压仪、接地电阻测试仪、气密性测试仪等检测设备。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6月22日宣布,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比上年增长12%,达到24.8万台,连续3年创出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增长17%,达到6.7万台,连续3年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中国工程院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屈贤明称,一项市场调查显示,企业界对“机器换人”的意愿强烈。被调查企业中,64.2%的企业具有强烈意愿,有14.5%的企业正在做“机器换人”准备。
 
    目前,中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36台机器人,是德国和日本的十分之一。潜在需求空间极大。
 
    地方政府发起的大规模补贴政策促成了机器人企业大规模的涌现。广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巡视员邹生介绍,该省对机器人企业进行销售奖励,卖出去一台奖励价格的15%。对于使用机器人的厂家,只要买了,减员增效,也会得到15%的补贴,如果使用本土机器人,最高可以领到补贴30%。该项政策带动了去年广东省销售1800多台机器人,发出补贴1亿多元。
 
    但在地方政府热情补贴驱使下,各地出现了机器人企业一窝蜂而上的混乱局面,甚至出现了虚设机器人骗取补贴的情况。邹生介绍,该省近期统计机器人企业时,各地上报了上万家企业,去除水分后,发现只有159家算是真正的机器人企业,其他企业根本没在做机器人。
 
    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院长程德斌认为,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存在优质产能缺乏、落后产能过剩的问题。企业使用的机器人,70%来自进口,而国产的机器人,70%的零部件来自进口。能够盈利的机器人企业很少,几乎没有,依靠补贴存活。
 
    针对机器人产业的落后状况,中国企业正展开跨国收购,意图实现跨越式发展,引人注目的有美的收购德国库卡、汉德资本收购意大利Gimatic,也有万丰科技、埃夫特、中国南车等企业收购不同国家的机器人产业相关业务。
 
    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也在引发争议。部分专家呼吁,吸取光伏产业和电动车行业经验教训,政府逐年降低对机器人企业补贴,不过有官员认为,“市场刚开始,谈补贴过度问题为时尚早。”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