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我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状况分析
2016-7-14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


  信息技术革新催生新型智能终端的兴起。相较工业机器人而言,在非结构化环境工作,智能服务机器人具有更为灵活的智能化特征和服务特性,能够实现感知、决策、执行的系列功能,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经历了以PC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时代和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设备时代。随着机器人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感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持续突破,以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型智能终端逐渐兴起,在应用场景、应用模式方面更为多元便捷,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蓝海,是下一代连接人类与互联网的终端设备。
  
  智能服务机器人
  
  应用升级推动“互联网+机器人”步入家庭。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以及信息消费、宽带中国、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战略的不断推进,以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服务产品对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生活方式智慧化的作用日益凸显。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养老看护、医疗保健、情感关爱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其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将推动智能服务机器人步入家庭,解决居民实际的生活需求。
  
  智能服务机器人成为互联网巨头竞逐的新焦点。当前,智能服务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广阔的市场前景致使科技巨头和各大互联网公司竞相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谷歌相继收购Schaft、RedwoodRobotics、IndustrialPerception等9家机器人公司,在类人型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协同等方面布局。不仅如此,谷歌还积极研发超快“量子计算机芯片”,使用亚原子粒子编码数据,显著提升计算速度,为机器人提供“智慧大脑”。百度成立的深度学习研究院,在语音识别、文字识别、人脸识别、异构计算、图像搜索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Facebook与纽约大学数据科学中心合作,共同探究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并且成立了新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产业发展初具雏形
  
  产品功能持续升级,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以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例,按功能可分为居家养老类、社区服务类、家政清洁类和教育娱乐类。其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老人助行机器人、上海弗徕威的社区监控管理机器人、苏州科沃斯/深圳银星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北京紫光优蓝机器人都是其典型代表。按形态可分为硬件型和软件型,其中软件型机器人的代表是上海小i机器人,在语义理解、人工智能方面拥有多年技术积累,其智能客服、智能知识库、智能搜索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当前,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在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领域发展较早,基础较好,全球领先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公司iRobot主打扫地机器人产品,2015年第四季度营收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9.6%。世界机器人协会IFR预测,2013-2016年全球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500万台,世界服务机器人2018年市场规模是2014年的五倍。
  
  产业链日益完善,国内外仍有一定差距。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链可分为硬件设备层、平台支撑层、人工智能层和应用服务层。其中,硬件设备层包括控制系统、感知系统和移动系统,平台支撑层包括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层涉及语音识别、语义识别和机器视觉,应用服务层包括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教育娱乐服务等。
  
  目前,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培育期,产业成熟度有待提高。智能终端和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早,硬件设备层的控制系统和移动系统发展基础较好,但在人工智能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智能服务机器人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特别在伺服电机、人机交互、智能决策等方面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在我国智能服务机器人以科研院所为主导的研究体系中,产业化进程较为缓慢,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管控能力有待提升。
  
  政府高度重视,多项政策相继出台。智能服务机器人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沿方向,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部印发《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了要着力突破制约我国服务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不断推出更具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产品,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模式,努力打造若干龙头企业,把服务机器人产业培育成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高度重视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服务产品的发展,将其作为重点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
 

  未来发展路径展望
  
  人工智能深入发展,云计算应用深化。在技术层面,智能服务机器人将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人工智能是服务型机器人的“大脑”,实现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识别、思考和决策,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智慧化程度。目前,全球各大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持续投入,成为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现良好人机互动的突破口。云计算是服务型机器人的“平台”,实现与移动互联网海量数据连接的纽带,能够完成实时信息搜索和信息提取,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应用延伸拓展水平。当前,采用云技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日益增多,未来可能成为服务机器人技术的“标准配置”。
  
  拉动新的应用服务,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从桌面电脑到智能手机,再到智能服务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形态愈加多元,人机交互的方式更加丰富。智能服务机器人既可为用户提供养老扶助、家政服务,也可提供娱乐、教育服务,在家庭生活领域具有其他智能终端无可比拟的优势。智能服务机器人与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家政清洁服务网络、社区管理服务网络、家庭教育服务网络等运营机构的结合,将有利形成新的应用服务和消费需求,催生新的盈利模式。家政配送、健康咨询、服务缴费等服务将进一步开发,基于云平台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将不断涌现。
  
  智能家居融合创新,生态体系构建完善。智能家居是以智能终端和家庭网络为基础,以数字娱乐、智能安防、健康服务等典型应用服务为方式,实现舒适、安全、便捷、个性化家庭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智能家居与智能服务机器人对家庭服务具有天然的融合应用基础,未来将实现深度融合创新。在此基础上,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机器人等服务主体终端,智能家居等家电智慧化系统,将共同构成家庭服务生态体系,各终端间实现互联互通和协同应用,应用程序将打破单个终端边界,适应整体生态系统,共同服务人们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