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热点新闻> “武汉造”内焊机器人破解世界难题
“武汉造”内焊机器人破解世界难题
2016-9-19  来源: 新浪网   作者:-

   一条50米长的生产线上,6个比拳头略大的机器人,分头钻进6根28厘米高的钢板U肋,开展焊接。不久,这批钢板将装上武汉沌口长江大桥。这些机器人的研制成功,将大幅延长钢桥焊缝寿命。
  
  钢结构桥梁因成本低、桥墩少等优势,成为建桥主流,旧金山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均属此类。钢桥需在桥面钢板下焊接U肋(一种U形钢筋),以增强抗扭、抗压等关键性能,但U肋内焊是世界难题。如今,这一难题在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船重工)成功破解。
  
  武船重工高工张华解释,以沌口长江大桥为例,每块钢板长12米,钢板下需纵铺6根U肋。每根U肋长12米,密闭凹槽仅28厘米高、30厘米宽,人无法钻入焊接。世界通行做法是,从外部对U肋和钢板进行外焊。如此,U肋与钢板的焊缝一般15年就需大修。
  
  2011年,武汉锂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和武船重工联手攻关。去年,研发出U肋内焊机器人,并在武船重工设生产线。
  
  记者看到,生产线尽头有栋“两层小楼”,这是生产线的“大脑”,装有烟气回收系统、操作系统等。“大脑”伸出6根“指头”,“指尖”各有一个焊接机器人。机器人钻进U肋,一来一回40分钟,一块钢板和U肋的内焊即完成。
  
  武汉锂鑫总经理介绍,U肋空间狭小且近乎密闭,焊接过程中的高温和烟尘,会影响机器人“智力”。因此,教会“大脑”合理排烟、送气、散热等,是技术关键。
  
  今年3月,武汉锂鑫将内焊的产品送到华中科大试验,数据显示:仅外焊,在120兆帕至160兆帕压强下,U肋焊缝承受470万次重压后可见裂纹;加用内焊后,在120兆帕至220兆帕压强下,承受900万次重压,仍无裂纹。武汉锂鑫成功申请3项国际专利,成全球唯一服务商。
  
  专家分析,采用此内焊技术,桥梁建设总成本几无增加。该技术的成功研发,将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建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