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中国制造为什么能成为机器人的试验场?
中国制造为什么能成为机器人的试验场?
2018-8-3  来源:科技新发现   作者:-



  大概是因哲学、伦理、隐私等方面的教育断层,中国人似乎对这些“矫情事儿”非常不以为意,显然,这不应该是长期、正常的现象,但如此特殊的环境,却给一些“新鲜科技”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比如在西方国家,Google和其他科技巨头已经投入20年之久的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正当其无限接近“上路”的标准时,有些人却提出无人驾驶的伦理问题,社会学家、哲学家们故作神秘地问:无人汽车在即将撞上一辆载满学生的校车时,程式应该如何设定,它需要保护自己的主人,还是大义灭亲,挽救人数更多的学生呢?西方的科学家、工程师会深深地陷入迷茫,升级技术,中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也会一脸懵逼,但随即就会忘掉这些。从现在的状况看,笔者尚无法判断哪种做法更加正确,只是坚信物质决定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无人驾驶大面积普及,它们会逐步重新建立新的伦理体系。
 
    
  显然,机器人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伦理问题,越是思考、越是迷茫,倒不如专注于技术上的突破,再依照技术发展程度来建立合适的伦理系统。正因中国人对此不敏感,才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一些“领先世界”的科技。现在,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开始跑到中国来做实验,他们为古老的制造业提供车间升级方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样地,他们欣赏中国人敢于“吃螃蟹”的状态,更垂涎于这里巨大的市场,再挖金矿,而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现在正毫不迟疑地拥抱、接受机器人。
  
  高新时代,中国制造需要大面积机器人
   
  现在,中国正国运昌盛,我们已然从奔小康,转而追求美好生活了,这就意味着一大堆的产业需要升级。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制造大国,依靠密集的劳动创作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世界,也因此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但显然,新一代的员工越来越不喜欢进入工厂,他们无法如父辈一般兢兢业业,安居乐业,像狗一样忠诚,像狗一样勤奋,他们甚至都无法在流水线上安静地坐上2个小时,导致整个生产的良品率和出货品质都有相应的折扣,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新一代员工对工资、福利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速拉高了制造业成本,在可遇见的未来,我们都不敢奢望有“物品价廉”的产品了。
 
  在这种大背景下,前言龙头的制造业不得不选择用“机器取代人工”,这些机器人并不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人形外表,它们或是一只手臂或者一条大腿,或者只是简单的一套缝纫机,但它们勤奋敬业,能不眠不休地工作24小时。
 
 
  其实,国内的一些制造业早就意识到机器人的重要性,包括郭台铭、董明珠、张瑞敏之类的模范企业家,都早早地开始了制造机器人的研发,事实上,富士康、格力、海尔等企业都曾不惜一切代价来上马机器人,最疯狂,也最迫切升级的非郭台铭莫属,他在2010年就喊出“三年百万机器人”计划,如今八年抗战,百万机器人的计划虽然言过其实,但一条条半自动化的生产线已经搭建起来,据说这些机械手臂能够完成抛光、研磨、烤漆、压铸等工艺,这些都是自然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同时,在精密组装方面,机器人已经能够自行组装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这对于整个生产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要知道摄像头属于高精密零部件,需要在超高洁净度的环境下生产,一根头发、一滴汗水,一缕指纹,又或者脚底下的一小撮泥土都有可能导致摄像头功能不良,我们大可以把这种工作称之为“人类干不了,或者干不好”的工作,此外,还有表面贴装技术,人类是不可能把一些几毫米的电容电阻焊到电路板上的,至于说,锁螺丝、贴排线、贴膜这些动作,自然也可以完全交由机器人处理。
 
  但平心而论,中国制造业内的工业机器人尚不能达到高端水准,强悍如富士康也从未停止升级自动化线体,郭台铭本人更是痴迷于最新、最酷的机器人。在一次日本的高峰论坛上,郭台铭和孙正义站在一起,两位优秀的企业家惺惺相惜,共同约定:鸿海给予机器人躯壳,而软银则要赋予机器人灵魂。于是,每当孙正义有了最新款的机器人,纵然售价高达1000万美元,郭台铭都毫不手软地购买10台以上,放到自己的自动化车间内。
 
  此外,整个中国制造2025计划都围绕着“工业互联网”展开,寄希望于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让机器人更加能干,显然,在全球范围内,也就只有中国制造有此经济实力来试验最新版的机器人,帮助其收集数据,优化流程,降低成本。

  黄金市场,中国正消费整个地球
 
  如前文所述,中国正国运昌盛,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时候,不止于用机器人来升级制造业,更大面积的变化来自于服务业的配套升级。
 
  因旅游者越来越多,出行需求大面积增长,高铁、飞机尚能应付,但在火车站、飞机场的安检资源却非常紧张,而这些工作虽然顶着国企的光环,但确实是单调、枯燥,没有营养的工作,于是,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出现在人潮汹涌处,帮助自然人进行脸部识别、身份证核对、行李搬运等等,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火车站、飞机场再不会出现总是板着脸的安检人员,取而代之的具有姣好面容的Pepper机器人,他们同高姐、空姐站到一起,同样地面带微笑、妩媚动人;另外,餐饮业的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前的刀削面都是老西儿们顶在脑袋上削,徒弟尚未出师前,不仅会削得薄厚不一,更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刀削面馆都引入了机器人,又快又稳当地就能完成一碗非常美味的刀削面,更高端的厨房机器人则能“读懂”菜谱,在配菜、火候掌握方面都不输给特级厨师,加之,服务员也即将交由机器人来完成,我们不得不悲伤地承认:机器人正全面接管餐饮业。
 
  
  不过,自然人也不用太过焦虑于失去工作,毕竟,中国现代餐厅的机器人和服务员都没有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升级,那些高端的机器人尚处于试验阶段,等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能完全结合时,人类应该焦虑的就远不止于餐饮业了,经过大量的试验之后,机器人有望成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年迈双亲的“亲儿子”,况且,中国的生育率越来越低,领养一个“机器baby”或成为时尚,不要怀疑时尚的中国人会进行此类尝试,事实上,我们已经尝试了二维码支付、美团外卖、摩拜单车等领先世界的科技,或许,当我们不得不把地球的主导权交给机器人时,我们也会心安理得地交权,正如父亲把企业交给他们的儿子一样,而这一切都将基于中国市场长期的机器人试验结果。(康斯坦丁/文)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