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各国竞逐机器人产业高地 标准化建设成为制胜关键
各国竞逐机器人产业高地 标准化建设成为制胜关键
2018-11-12  来源:-  作者:-

  
        现如今,机器人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的产业高地,标准化竞争更是国家布局的重中之重,在此情况下,我国需加快机器人相关标准建设工作,推动我国产业发展走向高端化、规范化和健康化。


       如今,机器人 作为当代智能装备和高新技术的代表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国普遍将发展的目光聚焦于该领域之中,希望率先抢占产业高地,提升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从而增强本国在国际间的竞争实力。

       而在各国的激烈竞争中,普遍将机器人标准放在了产业战略的重要位置。各国一致认为,标准化建设是机器人产业国际竞争的技术依据和有效手段,机器人产业领域的竞争,不单是技术和市场的竞争,更是机器人标准的竞争。

       机器人 产业已成各国争夺高地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生产需求的提升,以及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机器人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之中,并迅速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在机器人内涵逐渐丰富,机器人定义迎来变化之际,各国也开始给予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度的重视。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争相抢占机器人产业高地,并将其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美国、欧盟、日韩等先进国家为主导,机器人已成为各国保持或重获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其中,美国在2011年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和“国家机器人计划(NRI)”之后,又在2013年发布了《机器人技术路线图:从互联网到机器人》政策,不仅成功助推本国在工业机器人体系结构和语言方面获得领先,还积极号召互联网企业涉足其中,不断加快产业智能化发展。

       同时,欧洲也相继作出了“Multi-annual Roadmap”、“第七框架计划”、“H2020机器人计划”等战略部署,不断巩固库卡、abb等企业在国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并深入打造“智能工厂”,推动产业向灵活化和个性化方向转型。

       此外,日韩等国家也通过打造“机器人特区”、发布产业白皮书、绘制战略路线图等方式,不断助推本国企业积极创新稳步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与欧美企业分庭抗礼。

       我国发展成果显著但问题突出

       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机器人产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本应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但在我国庞大市场需求带动,以及政府密集的政策支持下,我国机器人发展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速度。

       眼下,我国不仅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占据着最大的需求市场,在服务和特种机器人方面发展也不落后。此外,无论是在机器人基础理论、核心元器件还是在关键技术方面,我国也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国机器人产业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现有机器人企业仍以中小型为主,大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他们所构成的国内市场存在着诸多乱象,诸如低端产品质量不高、行业产能过剩等,将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目前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我国机器人领域标准的缺失滞后有密切关系。标准的缺失落后,使得产品质量及性能缺乏必要的依据,最终导致行业市场发展混乱。因此,我国需要重视机器人标准的制定,规范市场秩序,促使我国机器人产业走向高端化、秩序化和健康化。

       标准化工作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总体来说,我国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已经得到了有效开展,据悉我国已发布和正在制定中的机器人国家标准已有100余项,其中基础标准27项,检测评定方法标准22项,零部件标准11项,其他相关标准40余项。

       但光有数量还不够,我国标准建设仍存在体系尚未建立、交叉重复严重、适应性不足、配套标准缺失、新标准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标准新需求,我国还应加大相关标准化工作进程,并从以下几方面增强推进力度。

       首先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其顶层设计,再从行业高度提高标准制定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加强标准的推广实施,通过加大执行力度,让标准真正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再次要加强标准的国际化战略,通过国际合作、交流与借鉴,让国内标准满足国际化应用需求;最后是加强标准化工作人才培养,提升从业者对机器人标准化的认识与业务水平。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