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多方联动配合 农机市场或迎发展大变革
多方联动配合 农机市场或迎发展大变革
2019-8-7  来源:-  作者:-

 
  在日前召开的2019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上,各界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全国农机流通现状与模式,学习农业与农机技术发展情况,探讨行业创新转型路径,提出以多方联动配合来破解行业隐患,重视小众市场来突破行业发展瓶颈,整合抱团、创新农事服务新形式,以此来推动农机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富农政策落实,农机行业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过程。如何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全面全程高质高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成为现当今农机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寻 “三农”思想形成的实践源头,2019年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7月24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召开。正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超,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毛洪,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涛,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游凌等农业农村部、行业协会、科研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共同交流全国农机流通现状与模式,学习农业与农机技术发展情况,探讨行业创新转型路径,参会人员远远超于预期。

     破解隐患:多方联动配合

  我国上半年农机化事业稳中向好,整体呈现出加快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但当前个别省份的补贴还没有全面启动,农机创新产品的专项鉴定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下半年的农机工业,特别是传统主流行业的反弹动力不足,从未来的一段时间看,粮食生产机械化以外的一些其他产业机械化所需装备种类的数量和质量还难以有效供给,破解 “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难题任务依旧繁重;农机企业对排放标准由国三升国四整体准备不足,农业生产部分领域和环节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内 “无机可买”的现象,农机市场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对此,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巡视员王家忠表示,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的作用,联合各省来共同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和问题,努力开创农机化转型升级新的良好局面,初步考虑在全程全面高质高效上发力。

  王家忠认为,目前,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发展,任务重时间紧,需要科研、生产、流通、推广各个系统的配合联动,合力推进。农机流通协会一头连着需求方,一头连着供给方,面临着两大发展机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工业结构优化调整。流通协会要积极引导行业出台好措施,做好供需对接,使双方及时反馈信息。

  王家忠同时指出,现阶段虽然整体销售制造、工业制造和销售市场还不是很景气,但都是暂时的。从长远看,还是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可以说,现在还是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大家坚定信心,守住市场,守住初心,肯定能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态势。他同时告诫企业,不要有 “一锤子买卖”的思想,要多向国外的优秀产销企业来看齐,着力通过诚信经营来打造品牌企业,这样发展才能可持续。

      正当风口:小众市场崛起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农机市场营销分会、畜牧装备分会、水产机械分会经表决通过成立。”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毛洪在同期召开的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第七届四二次理事会上正式宣布。

  在传统市场下滑之时,小众市场暗流涌动,正成为市场的风口,这是一种趋势。

  2019年上半年,喷雾机械市场累计销售各种喷雾机10560台,同比大幅度攀升132.75%;畜牧机械市场大幅度攀升,累计销售各种畜牧机械1.94万台,同比大幅度增长148.92%。上半年,青饲料收获机销售211台,同比也大幅度增长,但因为这个市场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所以通过去年市场变化情况,看其市场走势。2018年,青饲料收获机市场销量在0.45万台左右,同比增幅9.76%;打捆机市场全年销量2.82万台左右,同比大幅增长127.42%;采棉机销量约760余台,出现市场供不应求、一机难求的局面。小众市场正在崛起。

  王家忠表示,农机工业进入了 “存量更新、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为主的深度调整期,开始迈上转型升级的道路。特别是特色小众产品,产销势头有较快增长。采棉机、甘蔗收割机还有山区特色的小众产品需求强劲。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涛指出,农机行业黄金十年走完,现在经历转型期,市场的转型需求多样化、碎片化。除粮食之外的一些小众产品发生了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械需求变化已经初步显现,特别是畜牧产业,稳步增长。2018年,我国畜牧机械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12%,在农机行业中排名第二。与畜牧机械产业相关的饲料加工机械产业,实现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97%。 还有一些采棉机、甘蔗机、果园机,包括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等,都呈现了持续发展的亮点,小众市场正在崛起。

      整合抱团:农事服务新形式

  当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最缺乏的是被服务对象,导致这一结果是因为被服务对象是碎片化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所所长、研究员邵林生对此提出新思维,将被服务对象整合抱团,以创造大需求,避免 “大炮打蚊子”现象。邵林生认为,应加强组织化程度,纵向建立省县乡村服务社,横向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农业生产托管联盟,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

  “农事服务或者叫社会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我们特别呼吁。”陈涛表示。

  农业服务的新形式确确实实将会深刻影响农机经销企业和制造企业。过去单一的、销售力差的售后、零部件销售模式,到了必须适应新的服务模式诞生以及生产关系生产力调整、乡村振兴等等带来变化的阶段。把自己放进去,不能一味考虑过去的专业性,当一个合作社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能力和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将远远超过经销企业。

  陈涛表示,在去年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判断中国三农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前沿,将面临新一轮的政策调整,土地流转服务规模扩大、终端崛起。寻找发展之路,对中国农业和政策以及市场化的认知要进一步的加深和扩大,真正做到准确识别,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对此,行业从业者应该做到从产品去看,以做为中心,从环节看全程。面对严峻的市场,建议农机制造企业做全做专做大做强,多元化发展,树立全产业链服务思想,抱团取暖,顺应形势、推动整合,小企业没有竞争优势,可跨生产销售自发联合,形成专业优势,以变应不变。
  

    中国工业报实习记者 张妍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