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辽宁沈阳多举措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辽宁沈阳多举措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0-1-10  来源:-  作者:-

  
  1月6日,中国工业报记者在沈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0年沈阳“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辽宁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韩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沈阳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是当前工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抓手。沈阳的制造业占工业比重三分之二以上,是沈阳市工业重要基础和优势所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沈阳工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制造业转型升级,主要抓三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完善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政策引导是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智能制造是沈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沈阳打造了从精益管理、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一直到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的政策链。同时,围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中小企业培育等方面,出台了首台套、首批次、绿色制造、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全面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转型升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这些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目标,要引导企业实施50个精益管理咨询项目、100个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00项重大技术产品规模化,推动建设70条数字化生产线、40个数字车间、40个智能工厂,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占全市比重提升至25%以上。这是今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工作目标,沈阳将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培育企业实施和完成。同时,进一步完善首台套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建立沈阳市优质产品采购目录,加大对医疗装备等小型关键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支持力度,对接近国外水平、具备可持续创新能力产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和技术标准引导,以政策合力构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体系。

  二是培育支持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诸多资源和要素供给,企业无法自行解决,要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来支撑,政府要着眼企业、要素、市场等方面,发挥好组织、培育和支持作用。沈阳已经围绕服务全市工业企业搭建了沈阳市三合一公共服务平台;在装备、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不仅拥有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字号”平台,还支持企业建设了304家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3个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沈阳机床集团云制造平台、沈鼓集团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三一重装公司企业协同控制中心、北方重工集团云智能服务专家管理系统平台等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以及125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今年,沈阳将在推动现有平台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功能,由企业级平台向行业共性平台跨越的基础上,要培育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3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家,支持企业打造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把创新服务于产业升级连接企业;打造工业生产要素平台,把供给侧和需求侧连接起来;着眼智能升级,建设精益管理线上平台,搭建涵盖“产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平台;针对产业发展,建设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沈阳新材料应用示范和检测评价平台等,构建全方位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体系。

  三是抓好协同发展。政府的优势就是能够协同整合各方资源,要通过整合资源、协同资源、共享资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抓好要素协同,去年沈阳先后开展了3次、覆盖50余户企业的智能升级“义诊”,通过一对一融资服务,为10户企业解决资金需求4465万元;通过8场工业设计对接,达成合作成果30余项。组织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与17户制造业企业对接、3次开展智能升级宣讲、为3户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发起成立了总额15亿元的中钛产业发展基金。今年,沈阳将继续通过各类对接、咨询等活动,推动资金、政策、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亟待转型升级的行业和企业、可引领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聚集,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用好各类产业基金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进行支持,针对空白行业再建设一批投资基金等。要抓好产业链协同,去年沈阳依托北方重工等制造业重点企业组织了产业链配套对接活动,沈阳经济区内57户企业参加。今年围绕核心企业、重点产品,沈阳将组织10场覆盖沈阳经济区的产业链配套对接活动。同时,围绕符合未来技术和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开展上下游企业协同的产业链合作攻关,努力形成研发、配套、整机等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提升产业链水平。大力开展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推动各类平台与东北科技大市场、科技条件平台等创新平台对接,每季度组织产学研对接会,把科研资源与企业生产、市场需求协同衔接起来,为企业赋能。要抓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国企注重对中小企业供应商的培育与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稳定合作关系,建立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培育更多具有独特专长、能够生产关键设备和先进材料的中小企业,力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80家,建设一批根植性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韩博表示;为工业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好务,是工信局的重要责任,更是影响企业、引导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是要在转变工作思路上下功夫。工信局要切实转变思想、提高认识,从“管理”走向服务,通过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去年我们着力从机关走向现场、从结果走向过程,努力参与到企业的发展成长中去。为推进政策落实,组织3场“沈阳市支持智能升级示范项目系列宣讲培训”,200余户企业及6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对接;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解读活动12场,培训人员近5000人次;与企业“面对面”座谈、协调解决问题7次,为6个地区50余户企业进行了智能升级现场“义诊”。为了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利,努力做到能拨付企业的资金第一时间拨付,全年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完成106%。今年,沈阳将进一步转变服务作风,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举办政策宣传、技术“义诊”等活动40场,开展精益管理培训38期;同时,进一步提升工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政策兑现不打包、不打捆,一事一发、应发尽发、早发快发,尽早尽快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真正为企业“做好事、做实事”。

  二是在服务的精准度上下功夫。为了更加精准的为企业开展服务,2019年沈阳在“万人进万企”基础上,把行业处室与行业企业精准对接,在140户重点工业企业中,建立“1个管家+1户企业+N个部门协调联动”的“企业管家”制度,逐个行业建立微信群、逐户企业指定专门管家,第一时间掌握企业情况,对企业困难职责内快速办、职责外协调办、办不了报告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为30余户企业解决50余个问题。今年,“企业管家”服务范围将扩大到330户企业,同时建立走访制度,每月最少实地走访一次包保企业,掌握企业第一手资料,对企业问题快速反应、快速协调、快速通报反馈,真正让工信局成为工业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之家,机关干部成为企业在政府的代言人。

  三是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去年以来,沈阳把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工业基础设施专项整治,搭建了基础设施专项整治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帮助企业解决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不完善问题320项;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开展银企对接60余次,帮助企业融资4465万元。对全市重点工业项目进行走访,摸排解决项目受阻问题16项,确保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开复工。今年,沈阳将继续把为企业解决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推动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专项整治常态化,纳入营商环境治理体系。

  同时,把企业电力设施问题作为重点,2019年沈阳已经对全市18个工业园区企业用电负荷进行了调研,34户企业提出双回路电源需求,今年将重点协调推进;并对企业自维电力设施进行调研,帮助有移交需求的企业协调移交,降低用电成本,努力打造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让企业有困难有处可寻、有人可找。

    编辑 : 梁韬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