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以新发展理念指引 江苏制造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新发展理念指引 江苏制造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0-1-17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
 
       刚刚过去的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江苏工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安排,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进展。6个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成为江苏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江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交出了一份奋进的“五年成绩单”。
  
       回顾2019江苏成绩来之不易。2020年,江苏作为工业大省、开放型经济大省,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也要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在这样一个重要时点上,江苏的工业怎么看?怎么干?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志诚。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外需市场空间进一步压缩,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不确定风险挑战增多,江苏将出台哪些实招,助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志诚:现阶段,江苏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创新能力还比较偏弱,还有产业结构偏重,新经济活力不足等主要问题,首先要处理好“近”和“远”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既要着眼当前也要兼顾长远,必须通过系统布局和整体谋划,坚持久久为功、分步实施、持续发力,一定能取得突破。
  
       其次,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从客观规律看,现代产业发展已从单体项目竞争转向产业体系对抗,集群化成为产业组织方式升级的重要方向。江苏正在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既要高度重视集群技术、企业、品牌的成长性,也要增强产业上下游的系统性,形成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做到“点”“面”结合、相互促进。
  
       同时,还要处理好“严”和“宽”的关系。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针对化工、煤电等重点行业企业,必须持续强化安全、环保、技术、能耗等监管,该退出的立即退出。但在约束性产业政策制定、执行中,也要注意听取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增强产业政策可操作性。针对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发展趋势还不明确的新经济形态,要尽力营造宽松有序、包容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快新动能成长。
  
       中国工业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迫在眉睫,请问今年在引导企业更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方面江苏会有哪些新举措?
  
       谢志诚:制定新一轮技术改造支持政策,聚焦支持一批能够带动产业链实现突破的重点项目,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技术改造从注重产能扩张转向注重企业技术、装备、管理升级。以冶金、化工、轻工等江苏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导向,引导企业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快制造环节装备升级、技术进步。在工程机械等领域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一条龙”应用计划,加快强基成果推广应用。
  
       中国工业报:江苏在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下一步如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谢志诚:重点是要抓好新型创新载体建设和支持企业开展工程化技术攻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参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要求,在高温合金、现代中药、工业软件等领域布局培育一批省级创新中心,尽快实现13个集群省级创新中心全覆盖。加强对1个国家级、8个省级试点创新中心的考核评估和动态管理,对技术溢出模式好、公共服务水平高的创新中心给予大力支持,对发展滞后的加强指导督促。
  
       关键技术攻关方面,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作用,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高端装备赶超、高端软件创新应用示范等工程,优化攻关组织方式,采取市场化机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围绕短板技术,实施攻关项目,力争在部分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以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点,制定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卓越产业链”竞赛,建立强链补链项目库,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链。领军企业培育方面,要一手抓产业生态主导型大企业(集团)培育,一手抓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形成梯次培育体系,组织召开兼并重组专题推进会,完善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实施百企引航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制和标准赶超,加强跨界协同、聚焦多元化需求,形成一批生态主导型企业;实施千企升级计划,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和产品竞争优势,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国工业报:江苏在“两化融合”中提出把智能制造与传统产业更深层次融合,让“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迈进!江苏将如何去实施这一目标?
  
       谢志诚:就是把精致“盆景”变成亮丽“风景”。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研究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制定“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实施方案,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牵头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发展示范区建设。
  
       在智能制造方面,分行业推广智能制造,以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细分行业开展专题对接,持续建设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数字经济方面,制定工业大数据发展意见和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支持区块链产品开发和场景应用,推动卫生、交通健康等行业大数据加快实现产品化,打造一批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引领性信息化工程和重点行业示范项目。
  
       在基础支撑方面,制定“十四五”信息基础设施政策意见,5G基站实现全省城市区域、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分区域布局建设两化深度融合创新中心,培育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
  
       中国工业报:打造绿色供应链既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整个产业链实现共赢的有效途径,又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江苏在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会有哪些措施?
  
       谢志诚:江苏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重要窗口期,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实施节能和绿色改造工程,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开展省级绿色工厂创建,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持续开展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完善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评价导则,“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确保化工企业、园区整治无死角、全覆盖,再关闭退出一批化工企业。坚持市场化和行政化推进并重,综合运用产业政策、技术、质量、环境、安全、能耗、金融等手段,加快落后产能、低端低效产能退出。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