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机器人难符大众“胃口” !研发还需有专攻!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解析
机器人难符大众“胃口” !研发还需有专攻!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解析
2020-3-19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
 
       问科技领域最为火热的词汇,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人工智能”;要说与人工智能最为密切的核心产业,相信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智能机器人”。的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升级,并持续深入应用,传统机器人产业开始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智能机器人逐渐成为市场“宠儿”。
  
       “随着AI热度的与日俱增,人们经常能在展览、电视、报纸杂志上看到机器人,但它们却还没真正走入千家万户。由于机器人有诸多类别,对其普及程度的评判,‘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是其中一个角度。从生产到生活,有一点不变,即坚持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结合,机器人才能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机器人产业现状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向新兴领域拓展。一方面,工业机器人不但被广泛应用到传统的汽车、金属加工行业,还带动了3C电子行业的应用新热潮。另一方面,面向家居、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功能不断丰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的重心正在从欧美地区转向亚太地区,英国咨询机构ABIResearch研究显示,2020年亚太地区将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份额占比将从2015年的19%提升至57%。
  
       同时,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正在快速释放,分别保持着25%和15%以上的增长速度,在人口红利下降、可支配收入增加、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后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智能机器人消费市场。
  
  
       机器人产业问题分析及解决
  
       1、我国机器人尖端技术尚未实现全球领先
  
       机器人是多学科、高科技交叉融合的产物,作为工业后发国,中国在产业基础上相对较弱。在机器人产业中,上游核心零部件直接影响机器人性能,且占本体成本70%以上,但目前我国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同时,我国机器人尖端技术尚未实现全球领先,与国外成熟的工业机器人相比,依然有不小差距,高端市场显着缺失。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2019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6.8亿美元,并且近5年增速跑赢全球平均水平。但我国产业仍偏中低端,与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
  
  
       但得益于智能制造加速升级带来的需求,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当前工业机器人已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约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从机器人市场结构来看,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57.3亿美元,占比66%,国产工业机器人正逐步获得市场认可。
  
       在2017至2018年,中国机器人的产量每年大约是14到15万台,而其中自主品牌只有4.3万台左右。就中国机器人和世界机器人目前的差距来看,自主品牌的机器人还处在中低端,同时还存在低价竞争,其中在核心零部件和工业集成的应用工艺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近年来这些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2018年中国机器人的整体销量下降了1.7%,但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的销量却增加了27.8%,一升一降之间,折射出了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发展的积极态势。
  
       2、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待突破,B端市场尚未明确应用方向
  
       目前,国内将服务机器人定位为满足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关键设备,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国际领先水平,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现有机器人产品尚不能满足用户智能化需求,人机交互、柔顺控制、功能仿生、智能感知等关键技术严重制约服务机器人发展。
  
  
       3、产品价格高、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难保证导致服务机器人购买疑虑
  
       “价格问题直观可见,家庭陪护、教育等方面的交互型机器人,其市场价格大约在2—3万,甚至有高达10万的,这就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支付能力。”有专家表示。
  
       此外,交流木讷、动作呆板、功能单一,较难满足消费者需求等均是消费者针对服务型机器人的主要槽点。不难发现,当前消费者花高价买到的机器人功能仍比较单一,其使用率、频次也比较低,加上消费群体多样化,对机器人功能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致使产品专攻方向难以把握。
  
       “挖掘契合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机器人,需要更深入的调查。”专业人士表示,面对不同年龄段、兴趣爱好等不同群体的需求,现有机器人在人机交互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很多都达不到消费者的心理契合度。而当机器人功能得到完善以后,又可能会带来诸如隐私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
  
       国内可量产的服务机器人企业数量较少,由于难以规模化生产,产品成本难降低,而C端市场对产品价格十分敏感,高价格门槛使得服务机器人难以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
  
  
       4、行业标准缺失,产品良莠不齐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必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标准体系。目前,为引导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已发布和正在制定的机器人及相关国家标准100余项。
  
       但国内机器人技术演进较快,应用场景变化较大,国家标准制定周期较长,通常需要2~3年,而现有标准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市场活跃的服务机器人及特定领域应用的特种机器人通常无法找到对应的标准作为质量评定依据,标准制定进程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现状;
  
       国内已有的机器人标准以强制的安全认证为主,缺乏产品功能性认证,使得部分地方及企业标准执行不到位;同时,行业标准处罚力度不够,围标代价不高,直接导致国产机器人产品良莠不齐。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以2017年市场规模10.5亿为起点,在国内政策、 技术、市场需求等多重刺激下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保持稳定,将整体市场规模变化与增速波动考虑在内,十年之内,中国会实现大规模商用。
  
  
       5、瞄准市场,实现跨越需从痛点出发
  
       目前,我国机器人基础原创成果到研发产品断层较严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机器人的研发回报往往需要5年、10年,甚至20年以上,成果转化到产品研发的周期很长,不能急功近利赚“快钱”。在产业方面太“短视”,无法保证高品质。
  
       在机器人领域的成果转化,技术研发和市场痛点的结合度仍有待提升。如果我们的技术脱离经济和应用评价的话,会发现很多论文、专利技术,甚至实验样机都没有实际意义。机器人产品的创新最离不开‘工匠精神’,需要特别有梦想、有责任的创业者。同时也需要有战略眼光的天使投资人来进行投资,把技术由专利、研究成果拉到市场上,根据实际痛点来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品的跨越。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