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工业生产继续恢复 前8月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工业生产继续恢复 前8月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2020-9-30  来源:--  作者:-

 
       8月份,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成效持续显现,工业生产继续向好,多数产品和行业持续回升,能源和原材料行业明显改善,消费品行业有所恢复,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行业增长趋于均衡,工业生产复苏态势持续巩固。
  
       日前,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对8月份工业生产数据进行了解读。工业生产增长加快,累计增速由负转正。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增速已接近上年平均水平。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6%,上月为下降2.6%,生产明显好转;制造业增长6.0%,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增速加快4.1个百分点。1-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而1-7月份为下降0.4%,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多数产品和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持续扩大。分产品看,8月份,612种工业主要产品中,394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4.4%,比例较上月继续提升;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实现增长,较上月增加4个,增长面为70.7%。1-8月份,247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较1-7月份增加32种;16个行业实现增长,较1-7月份增加4个,增长面均持续扩大。
  
       能源和原材料行业明显好转,带动工业增速回升。8月份,煤炭采选业增加值同比由上月的下降4.0%转为增长2.8%,电力行业增长5.9%,增速较上月加快4.2个百分点。受基建项目推进拉动,原材料行业同比增长6.6%,较上月加快2.0个百分点。相关行业增速普遍回升,其中,钢铁、化工行业分别增长9.2%、6.9%,连续6个月增速加快;石油加工、建材、有色行业增速在5%-7%之间,也较上月有所加快。分产品看,多数原材料产品同比增速回升。其中,钢材、十种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分别增长11.3%、6.9%、6.6%、3.1%,增速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烧碱、乙烯分别增长15.8%、8.6%,增速分别加快6.4、5.6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增势持续较好,有力支撑工业增长。8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有力支撑工业增长。其中,电气机械、汽车、通用设备分别增长15.1%、14.8%、10.9%,增速在全部工业大类行业中居于前三位;金属制品、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分别增长9.9%、8.7%、8.0%,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增速均高于全部工业平均水平。分产品看,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6%,其中载货汽车、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49.4%、31.6%;挖掘机、混凝土机械、大型拖拉机等基建相关产品连续5个月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增长32.5%,增速有所加快;智能手表、平衡车、服务机器人等新兴产品增速均在70%以上。
  
       消费品制造业有所改善,多数行业生产出现好转。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受消费逐步恢复、出口好转带动,多数行业有所改善。其中,医药、纺织、造纸、化纤行业分别增长4.3%、3.3%、2.8%、2.1%,增速均小幅回升;家具制造业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2%;服装、皮革制鞋、文教工美行业仍然下降,但降幅均有所收窄。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工业生产持续平稳向好仍面临一定压力。”江源表示,下阶段,应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新型消费,巩固工业经济向好态势向纵深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