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第100台机器人投产下线
第100台机器人投产下线
2020-11-19  来源:--  作者:-
 
  
Rizon拂晓机器人
  
       昨日,Flexiv非夕首批百台自适应机器人在华南制造中心顺利投产下线,自适应机器人正式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同时,以“新生拂晓·非夕智造”为主题的非夕华南制造中心百台自适应机器人投产下线仪式暨力控机器人高峰论坛在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非夕工厂内顺利举行。
  
       自适应机器人功能强大
  
       昨日,佛山市南海区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引来了一个高光时刻,Flexiv华南制造中心第100台机器人在此投产下线,标志着全球首批自适应机器人在中国的规模量产。
  
       什么是自适应机器人?“传统的机器人是在结构化的环境中,用轨迹控制实现需求;而自适应机器人,则可以很好控制外界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就像眼睛和手的配合一样。”非夕科技品牌总监高云帆介绍说,由非夕科技自主研发和生产的“Rizon拂晓”是世界上首台自适应机器人,深度融合了工业级力控、机器视觉和AI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器人只能在结构化环境中完成基于轨迹的固定任务的局限,自适应机器人可以适应不确定的工作环境,通过像人一样的手眼配合来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以此来大幅增强生产过程中的柔性和生产力,为汽车、电子3C、一般工业、医疗、物流等行业的企业用户提供插拔装配、曲面作业、物料处理等应用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从几年前第一台自适应机器人样机在美国实验室组装完成,到今天第100台机器人在佛山投产下线,非夕经历了无数次技术突破,这些成绩离不开佛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非夕华南生产基地的大力支持。”非夕科技CEO王世全博士表示,非夕在底层传感器、伺服系统、核心机构部件、安全主控板、机器人操作系统、AI系统等不同层面技术实现高度自研,并完成供应链的高度国产化。2020年,非夕已成功与3C电子、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达成业务合作,部署并应用自适应机器人于精密装配、打磨抛光等生产环节,有效提升产线良率和柔性程度,部分应用已实现批量化复制。
  
       佛山每年投入1.5亿元扶持机器人企业
  
       近年来,佛山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而南海区作为佛山聚焦机器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创新区,在引进智能机器人企业,鼓励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应用,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飞飞在致辞中表示,佛山市政府在2018年出台了专门针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行动计划,每年投入约1.5亿元,扶持和奖励辖区内的机器人产业。“在南海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已颇具规模,而非夕科技就是佛山机器人先进制造业筑巢引凤行动中引进来的佼佼者。非夕团队不仅拥有国际顶尖的技术和人才,还具有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制造、销售的超凡勇气和坚定信心。”黄飞飞说,佛山愿意与非夕这样坚持创新、科技引领的企业一起,共创美好佛山、共襄中国先进制造业盛举。
  
       事实上,佛山作为全国唯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越来越多的佛山企业主动拥抱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智能制造正逐渐成为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据了解,在佛山传统的陶瓷、家电、家居、建材等行业的机器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现在佛山研发的生产机器人企业有110多家,2019年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生产产值达2600多亿元。计划到2025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产值突破3000亿元。就在南海区的中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就集聚了包括华数、埃弗顿、埃夫特、哈工大等一大批拥有影响力的机器人企业进驻;而顺德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美的和碧桂园,分别通过收购库卡和建设博智林机器人谷项目将人工智能产业不断推上新高度。





       (来源:广州日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