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机器人产值破千亿 上市公司业绩起伏不定
机器人产值破千亿 上市公司业绩起伏不定
2021-5-27  来源:-  作者:-

  随着AI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机器人市场近几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销售规模过去5年年均增长达到34.2%,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且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从产业发展来看,中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其中,工业机器人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在“机器人换人”大潮下,机器人消费市场快速扩大,预计我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20~2025年,行业整体复合增长率稳定在22%左右,预计到2025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02.5亿美元。

  “喜忧参半”的工业机器人

  近年来,各地政府先后推出发展条例,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推动行业细分化发展,推出具有自主产权核心技术的机器人,丰富了机器人的使用场景,如广泛应用于电商、零售、生产制造、防治等各类仓储搬运场景及智能制造综合场景。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237068台,同比增长19.1%;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531.7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利润总额17.7亿元,同比下降26.9%,降幅较2020年前三季度收窄24.4个百分点。

  埃斯顿(002747)的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大幅增长。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5.10亿元,同比增长6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增长133.49%。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实现收入16.79亿元,同比增长95.27%,其中机器人本体收入同比增长189.38%,机器人业务比例已经占到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66.92%,智能制造业务基本持平。同时,公司抓住自动化需求大幅增长的机会,继续坚持“通用+细分”战略,通用机器人市占率快速提升,充分利用自主技术、成本和定制竞争优势拓展机器人市场,抢占多个细分市场,在2020年下半年,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得到大幅增长,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业务也在快速增长。

  与埃斯顿企业相反,机器人和华中数控的工业机器人业务只有小幅增长。作为国内较早开发工业机器人的公司,2020年,机器人(300024)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营收116.49亿元,同比增长19.85%。根据机器人年报显示,其产品虽然被用于多个领域,但前四大客户均属航空航天行业。除工业机器人外,公司业务中交通自动化系统也实现1.44%的营收增长,而其他业务均表现不佳,其中,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和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营收同比分别降28.85%、10.68%,这也导致公司全年营收同比下降3.13%。再加上疫情影响,机器人的净利润出现3年内首次亏损的情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3.96亿元。


  华中数控(300161)作为一家拥有除减速机外全部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95%和81.19%,并将在教育、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所布局。但从公司2020年业绩报告中的数据来看,华中数控的业绩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该业务共实现营收6.20亿元,同比增长51.87%。机器人与智能产线虽然营收增长1.18%至4.23亿元,但营收占比却从2019年的46.15%降至31.99%。

  “差强人意”的医疗机器人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1年将会达到207亿美元。其中,普华永道预测,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将会达到64.4亿美元。

  虽然医疗机器人是当前国内发展较快的专业服务机器人领域,但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却有些“差强人意”。


  作为国内专业的手术机器人制造商——天智航(688277)上市首年业绩却大跌。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40.8%;实现归母净亏损超过5400万元,较上年同期3000万元的亏损幅度扩大。其中,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销售收入1.1亿元,同比减少47.74%,毛利率同比减少4.93%。天智航在2020年年报中坦言,公司销往终端医院的设备数量减少,而根据其此前招股书,在招股书签署日,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仅累计在72家医疗机构形成销售。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开机价格高、临床流程复杂等情况也是成为国内手术机器人掣肘的原因。据悉,全球著名手术机器人达芬奇的“开机费”一般在3万~6万元,而国产机器人最少也要近万元。同时,医患双方对机器人辅助手术认知目前也不足,因此,提高手术机器人的可及性任重道远。

  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医疗机器人的发展中可能还存在曲折,但这不并影响相关公司上市的“决心”。据悉,微创医疗机器人目前正在筹备科创板上市。2020年12月31日,微创医疗机器人与中金公司签订了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相比天智航专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医疗机器人目前更倾斜于腔镜产品,其旗下三款产品分别为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镜、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鸿鹄Skywalker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均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此外,医疗机器人产品只是很多上市公司主营方向的一部分。据了解,与其他专业服务机器人的情况一样,A股虽然也有不少企业在研发医疗机器人,但这些上市公司的医疗机器人产品要么包含在其他业务中,要么还处于研发中。


  楚天科技(300358)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中明确列出机器人相关业务的企业,其控股子公司楚天机器人从事医药医疗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承担年产300台套高端生物智能装备及医疗机器人建设等项目。但其财报显示,当前公司涉及机器人且实现营收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后包装线,即药品、化妆品及食品等各类物品灌装封口完成后的包装,去年该业务共实现营收5.97亿元,同比增长16.01%,营收占比16.70%。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