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多因素致短期业绩承压,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高增长
多因素致短期业绩承压,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高增长
2022-9-7  来源:-  作者:-

         
 
  摘要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5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7630.16万元,同比增长21.32%。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下降8.13%;归母净利润1622.99万元,
 
  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5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7630.16万元,同比增长21.32%。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下降8.13%;归母净利润1622.99万元,同比下降46.24%。
 
  多重因素致短期业绩承压较为明显。受疫情管控、上游通胀及出口订单减少等因素影响,通用自动化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公司自动化解决方案产品的有效实施及交付有所延后。此外,长期应收款计提信用资产减值损失、海外业务受欧元贬值影响折算净利润减少等因素也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2022H1,公司为了应对芯片等短期引起的供应链问题,加大了重要原材料的储备力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04亿,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20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减少0.07个百分点至33.14%,分产品来看,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毛利率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至30.88%;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毛利率同比减少0.45个百分点至34.05%。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国产替代、实施制造精益管理等措施,2021年四季度以来单季度毛利率环比呈现持续改善的态势,2022Q2环比上升0.78个百分点至33.52%。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0.64个百分点至30.36%。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17个百分点至8.26%;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2.25个百分点至10.51%;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至9.49%;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93个百分点至2.10%。
 
  受益于应用场景的拓宽,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延续高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H1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下降11.2%至20.24万台,受芯片短缺、芯片类物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供给端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受益于动力电池、光伏等行业的快速发展,2022H1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收入同比增长8.71%至11.8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同比增长超过50%,在诸多不利因素下延续了较高的增速。2022年公司专门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覆盖锂电行业从前段、中段到后段,实现了包括烘烤、分容、检测/分选、电芯堆叠、侧板焊、加热静置、BusBar焊接、模组PACK等工序的六关节机器人全链条应用,已获得多家头部锂电池企业批量应用。此外,公司与光伏行业上百家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光伏组件领域机器人应用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机器人市场潜力较大,进口替代加快。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生产和工业互联的核心载体远期市场空间较大。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在核心部件领域不断突破,此外,疫情显著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凭借国内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份额逐步上升。根据MIR数据,2022H1公司在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再次位列首位。公司核心技术自主化率较高、产业链齐全,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对自动化控制和工业机器人具有巨大需求的潜力客户,在新兴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未来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20、0.32、0.44元,以9月5日18.43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92.2、57.6、41.9倍,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来源:国开证券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