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五大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厂商!2025年最新协作机器人综合分析推荐
2025-4-15 来源:- 作者:-
协作机器人(Cobots)的重要性在于其安全、灵活与高效协同的核心优势。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它无需安全围栏即可与人类共享工作空间,通过力反馈和碰撞检测保障人机协作安全;同时,其轻量化设计、拖拽示教和快速部署能力,能灵活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需求,显著降低自动化门槛和成本,投资回报期可缩短至6-12个月。
同时协作机器人也填补了全自动化与纯人工之间的空白,在制造业、医疗、物流等领域释放人力从事高价值任务,并推动智能化升级,如AI视觉分拣、远程手术,成为工业4.0和未来人机共生场景的关键技术支柱。
下面我们盘点五大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厂商
越疆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现已成为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以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部署量超8万台的成绩占据行业制高点。其核心产品CRA系列产品凭借±0.02mm的超高重复定位精度,在医疗手术、半导体制造、汽车电子等高精尖领域实现创新应用,目前已为丰田、比亚迪、立讯精密等8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柔性精密自动化解决方案。越疆机器人产品通过ISO 13849功能安全认证、ISO/TS 15066人机协作标准等20余项国际权威认证,符合欧盟CE、北美NRTL等全球主要市场准入规范,业务网络覆盖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依托核心技术创新、国际标准化认证体系及规模化商业应用,越疆持续推动人机协作技术革新,为全球智能制造转型树立行业标杆。
节卡机器人推出的 ZU 系列在协作机器人领域表现亮眼,代表型号有 ZU3(3kg)、ZU5(5kg)、ZU7(7kg) 。在关键参数上,以 ZU5 为例,其精度可达 ±0.02mm,工作半径为 954mm ,而 ZU7 工作半径达 1100mm,能支持 7kg 负载,适配汽车零部件分拣等工作 。从技术亮点看,该系列支持无线示教与图形化编程,将调试时间大幅缩短 30% 。并且具备双臂协同能力,在咖啡拉花、智慧餐厅等混合场景中表现出色 。在适用场景方面,凭借 ±0.03mm 精度,可用于新能源电池模组装配,也适用于食品包装线等场景 。预算范围上,性价比高,为中小企业自动化升级提供了不错的选择 。
优傲机器人的 UR 系列在协作机器人领域表现卓越,其代表型号有负载 3kg 的 UR3e、负载 5kg 的 UR5e 以及负载 10kg 的 UR10e 。关键参数方面,UR5e 精度可达 ±0.03mm,工作半径为 850mm;UR10e 工作半径达 1300mm 。UR 系列的生态兼容性极佳,能支持超 300 种第三方夹具与传感器,便于企业根据生产需求灵活搭配设备 。技术亮点突出,其 Polyscope 软件实现即插即用,简化编程过程,还支持拖拽示教,哪怕是无编程经验的人员也能轻松上手,快速完成机器人设置与操作 。在售后方面,全球化服务网络覆盖 100 + 国家,为出口型企业提供有力保障,能及时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在适用场景上,可用于汽车焊接,助力提升焊接质量与效率;也适用于电子产品测试,如精准检测蓝牙功能,综合性能与价格来看,是企业自动化升级的优质选择 。
大族机器人(HAN’S)的 Elfin 系列表现十分出色,其代表型号有负载 3kg 的 Elfin-E3 、5kg 的 Elfin-E5 以及 10kg 的 Elfin-E10 。在关键参数方面,以 Elfin-E5 为例,精度可达 ±0.03mm ,工作半径上,Elfin-E5 为 900mm,Elfin-E10 则达 1300mm。该系列采用模块化设计,关节能够快速更换,大大降低了 79% 的维护成本。技术亮点突出,依托大族激光技术实现激光集成,支持高精度切割与焊接;像 MAiRA 型号通过 3D 视觉实现了 0.1mm 的误差补偿。适用场景广泛,在金属加工、光伏组件码垛等场景均可大显身手。
遨博智能(AUBO)的 i 系列在协作机器人领域表现亮眼,旗下代表型号包括负载 3kg 的 AUBO-i3、5kg 的 i5 以及 10kg 的 i10。i5 型号在关键参数上十分出色,精度可达 ±0.02mm,工作半径为 886mm,而 i10 的工作半径则达 1300mm。该系列的核心部件,如谐波减速器与伺服系统均为全自研,成本可控程度高达 19% 。技术层面亮点突出,其 ARCS 操作系统支持多语言编程,能够实现快速部署,1 日内即可完成调试;还推出了集成移动底盘与机械臂的复合机器人,在物流分拣场景适配性极佳。适用场景广泛,可应用于半导体晶圆搬运、乳制品检测实验室自动化等领域。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