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螺纹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螺纹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螺纹加工机床网> 行业资讯> 台湾同行带给我们的启示—部分台湾地区机床工具企业观感
台湾同行带给我们的启示—部分台湾地区机床工具企业观感
2015-11-25  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传媒部  作者:李华翔

 

 
  10月下旬,受台湾贸易中心北京代表处邀请,本人随国际记者团参观了位于台中、桃园两地的8家机床工具企业,其产品涉及金切机床、成形机床、电加工机床、磨料磨具等。


  管中窥豹。虽然这次参观的企业不多,并且企业的规模、实力、产品类别也各有不同,但透过参观与交流,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台湾机床工具行业的一些特点,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下总结出来,或许对转型升级中的国内企业能够有所借鉴。

  

     产业链完备  专业化分工协作


  据了解,台湾地区机床主机企业大约有200家,围绕这些主机厂周围据说还有近万家的配套企业。一直以来,生产区域集中、产业链完整、专业化分工完善始终是台湾地区机床产业引以为傲的优势,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台湾机床在用户中有着不错的口碑。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机床在大陆市场卖得风生水起就是一个明证。


  透过交流参观,台湾机床产业链的完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据介绍,在台湾地区,对主机厂而言,大到机床床身铸件,小到一个液压元器件,都有相应的企业来提供配套服务,甚至某一个关键加工工序都有相应的专业厂来协作完成。在参观现场,高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廖经理指着机械式主轴的螺纹告诉记者,为保证螺纹质量,他们要外请专业的加工企业来加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主轴的高品质。


    反观大陆,即使在2011年下半年市场开始下滑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依然贷款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扩充产品系列,几年下来,市场需求总量明显减少、需求结构加速升级的严酷现实,给了这些企业重重一击,经营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专业化分工协作,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和内耗,最大限度地抵御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台湾同行经验值得借鉴。


     专注于核心业务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大陆一些企业有所不同的是,台湾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大多为家族企业,在产品方面通常只专注于两三个品种的产品开发,针对目标市场需求研发相关产品,并持续地改进提高产品品质,一些企业因此脱颖而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企业经营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次参观的位于台中地区的程泰机械、百德机械在这方面就很有代表性。


程泰机械长期致力于车铣复合机床的研发,在NC智能化、动力刀塔、全复合化功能开发方面拥有自己独到的技术。该公司瞄准重点领域,深挖客户需求,截至目前共开发了30个系列500尺寸规格的车铣复合机床,产品已成功进入日本丰田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加工生产线,显示了企业不俗的实力。


  成立于1991年的百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立加、卧加、五轴加工中心,凭借其过硬的质量,60~70%的产品都销往欧洲,目前有5个月的在手订单,任务饱满。该公司始终把质量、服务、持续的设计创新放在首位,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在设计、装配、质检、服务方面,而制造环节更多地通过配套企业来完成。


  研发实力的高低决定了机床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据介绍,程泰和百德这两家公司的研发人员比例都达到了20%以上,研发实力雄厚。它们依靠台中地区配套企业众多的天然优势,通过不断创新的设计,过硬的核心技术,严格的质保体系,产品最终赢得了用户的认可,充分体现了 “专精特”的产品特点。


       化竞争为合作   M-Team联盟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台湾机床工具企业众多,群居优势明显,但面对外部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以及内部原材料、运营成本的攀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竞争现象。


  如何避免低档、同质化竞争,转价格竞争为价值竞争,很早就成为台湾机床企业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难题。M-Team联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


  2006年,在台湾中卫发展中心的协助下,效仿台湾自行车行业的“A-Team”运作方式,以台中精机和永进机械为核心主机厂,外加20多家协作厂,共同成立了台湾第一支机床产业双核心团队——M-Team。2011年4月22日,联盟再次接纳东台、丽驰、百德3家主机厂,扩展成为5个核心团队、40多家协作厂(包括:功能部件生产商、零配件生产商、加工企业),正式成立“台湾机床M-Team联盟”。


  据了解,M-Team联盟主要是学习TPS(丰田生产体系,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精神与内涵,构建具竞争力的产品品质、交货期、成本的经营模式,通过联盟内部定期的主机厂成果发布、配套厂共同研发、集体教育训练、观摩学习等方式,彼此交流经验,促使联盟成员提升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M-Team联盟通过推动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与精益管理,取得了“高质量、短交货期”的好成绩,吸引不少同行观摩学习。据报道,台湾M-Team联盟不仅引起台湾其他厂商兴趣,纷纷成立同性质联盟,还吸引日本相关产业来取经,用于改善其流程、质量,降低成本及增加产品竞争力。


  百德机械董事长谢瑞木曾感言:“‘M-Team’联盟,这个名词及行动在全球机械同业中是个创举,它打破了同业相忌的隔阂,开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新思维,让彼此都受益。”


     回归本源  才能走得更远


  如今,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放慢,而这种放缓是结构性的,不是周期性的。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下调至6.5%,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艰巨性、长期性。在此大背景下,机床行业企业的成功转型也注定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回归机床制造的本源,认真梳理今后的转型发展之路。


  机床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易复制也不易转移,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累积。作为工业母机,机床制造不同于一般机械制造,需要有“匠人”精神才能造出好的机床。机床工作者对精度、可靠性、效率等品质要有不懈的追求精神。


  欧美日以及台湾地区一些机床企业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的转型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内企业应该从过去那种以制造为思考中心的思维模式,及时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坚持走“专、精、特”的发展之路,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和服务来突出产品的差异化,为客户提供一系列满足其需求的服务,进而增加客户的忠诚度和信任感,从而最终创造出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要通过抓管理,把人和资金放对地方;要懂得及时瘦身,精简自己的产品链;要通过体制变革,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要定准方向,不要盲从。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得更高,走得更远!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