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点击 进入企业管理  |   申请VIP  |   退出登录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特种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螺纹加工机床 电火花

北一数控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数控磨床

      用户频道:    应用案例 |  汽车 |  模具 |  船舶 |  电工电力 |  工程机械 |  航空航天 |  仪器仪表 |  通用机械 |  轨道交通 |  发动机加工 |  齿轮加工 |  汽轮机加工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机床市场网>资讯中心>加工与维修
三菱CNC伺服系统故障诊断及排除
2012-03-12 13:59:03.0  来源:机床电器  作者:武汉兴东机电设备工程公司 黄风

      摘要:本文介绍了10例三菱数控伺服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三菱CNC;伺服系统;参数;报警;故障诊断 

 

      1案例1

 

      1.1故障现象:上电后伺服电机电流持续上升直至报警有很多例这样的情况。开机不久,某一伺服电机出现“过载”或“过电流”报警,有几例是如果不驱动伺服轴,该轴不报警,一旦仅作点动运行,也发生“过载”或“过电流”报警。而实际情况是电机空载运行。

 

      1.2分析及处理

 

      既然是“过载”,“过电流”报警,应该是伺服电机带上了很大负载,但电机现在是空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故障现象呢?

 

      打开CNC上的“伺服监视”画面,观察到下列现象:

  

      只要发出“点动”信号,伺服电机转动后即使立即停止点动,电机电流还是会持续上升,直到超过设定的极限后发出报警。

 

      1.3调试阶段

 

      a.检查电机型号参数#2225(参数#2225设置错误也会出现上述故障现象)

 

      b.检查电机与驱动器的三相电源U,V,W是否对应,若相序错误会引起此类故障;

 

      c.机械安装有问题:如伺服电机轴受到了来自机械方面过大的扭矩,伺服电机的工作特性是保持在NC系统的“指令位置”,而来自机械方面的过大的扭矩迫使伺服电机离开其“指令位置”,两方面相互作用,使伺服电机一直在工作,所以在“伺服监视”画面就看到“电流持续上升”;

 

      d.如果“反向间隙”#2011#2012设置过大也会加剧由于机械安装不当引起的这类过载现象。

 

      1.4故障排除

 

      要求厂家将伺服电机拆下,检查安装的同心度及其他影响伺服电机轴受力的情况。重新安装后,该故障排除。

也有几例是工作过一段时间后电机仍然出现上述故障现象,经过重新拆装电机后故障消除。

 

      2案例2

   

      2.1故障现象:上电后运行,伺服电机发热直至冒烟

 

      某公司大型压力机数控系统为三菱M64,伺服电机7.5 kW,交付使用三个月后,点动运行时,该电机出现发热,手摸上去烫手,甚至冒烟。但并未出现“过载”,“过电流”报警。

  

      2.2观察和分析

  

      在显示屏的“伺服监视”画面,电流偏高。用手摸伺服电机,电机发热烫手。该电机带有抱闸,其电机发热部位正是抱闸处,其余部位不发热。因此判断是抱闸未打开,电机强制运行而引起的摩擦发热。

  

      三菱伺服电机抱闸电压是DC24 V,不分极性,用万用表检查控制柜内的DC24 V电源,电压为DC24 V,而且上电后已经发出打开抱闸信号,电机是新电机,(先假设电机不存在问题),到底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仔细观察该设备,该设备是大型压力机,从控制柜到伺服电机距离约10 m,这段距离可能造成电压降。用万用表检查伺服电机的抱闸接头,其电压只有DC22 V,而标准要求为DC24×(1±5%)V,即抱闸电压在DC22.8 V~DC 25.2 V。很可能是由于抱闸接头处的DC电压过低,造成了抱闸不能打开。

  

      2.3故障排除

  

      将控制柜内的DC24 V电源电压调高,使抱闸处电压达到DC24 V,这样抱闸就可以打开,电机就可以正常运行了。

 

      2.4小结

 

      运行中电机无故出现抖动,运行不畅,电机电流升高甚至过热过载也应该首先检查抱闸是否打开,三菱伺服电机的电动运行能力较强,即使带抱闸运行,有时也未必报警,但可以观察到运行不畅,电机电流升高,因此,凡是出现电机运行不畅,检查抱闸是必须的。而且该抱闸对电压的要求较高,如果达不到DC 24 V就可能时断时续,引起电机运行的抖动。引起电机运行不畅的第二个原因是相序不对,相序不对会引起电机颤动、闷响,这是必须注意的。

  

      3案例3

 

      3.1故障现象:伺服轴一运行就出现“过极限报警”

  

      基本配置:数控热处理机床,三菱数控C64系统 NC轴: 5轴,使用绝对值检测系统。

  

      5个轴的绝对值原点全部能正常设置,无报警;但点动试运行时,第1~4轴能正常运行,第5轴不能正常运行,一运行就出现“过极限报警”。 

 

      3.2检查

 

      第5轴软极限参数#2013#2014 设置正常,该参数没有问题。

 

      将第5轴改为“相对值检测系统” ,可点动运行。不出现“过极限报警”。该系统参数是直接从另一多轴(8轴)系统复制过来。

  

      3.3分析

 

      如果该现象与“绝对值检测系统”有关,为何其他4轴能在“绝对值检测系统”下正常工作?如果与轴数有关,同样系统已使用多次,如果与参数有关,为何在“相对值检测系统”下能够点动?这使人感到迷惑。

 

      3.4判断

 

      既然第5轴在“绝对值检测系统”下点动出现“过极限报警”,而在“相对值检测系统”又可正常工作,该系统可控制NC轴为8轴,所以可判定系统硬件无问题,问题仍然是参数问题,要么有某一参数在起作用,要么有参数互相冲突。

 

      3.5处理

 

      继续检查参数,特别是检查“绝对值检测系统”与软极限有关的参数, 当检查到参数#8024时,发现第5轴参数与其他轴不同, 将其修改后,第5轴能够正常运行;参数#8024的含义是—行程极限负值。参数#8202,#8203,#8204,#8205都与行程范围有关。参数#8204,#8205规定了第2类行程限制范围。

 

      而参数#8202,#8203规定了对第2类行程限制范围的检查是有效还是无效,一般默认值是有效,所以一旦对第2类行程限制范围设定了数值(参数#8204,#8205的数值),上电后就进行检查。

 

      对于上述的故障现象而言:在使用“绝对值检测系统”时,系统在上电后就已经建立了坐标系,如果对第2类行程极限也进行了设置,系统一直在进行检测,当行程极限很小时,一点动就会出现报警。

 

      而使用“相对值检测系统”时,上电后并未马上进行回原点操作,系统尚未建立坐标系,所以可进行点动操作而不报警。这就是造成令人迷惑的原因。

  

      4案例4

 

      4.1故障现象:伺服轴运行出现闷响

 

      某配用三菱M64系统的加工中心经过搬迁后重新安装,客户报告开机运行时X轴工作台运行出现极大的闷响声。而在原厂运行时一切正常。原参数未修改过。

 

      4.2分析

 

      伺服电机运行出现闷响是振动的一种,一般是如果伺服电机的运行频率区域与机床的固有频率区重合,就会形成共振而表现成剧烈的振动。由于该加工中心经过搬迁后重装,其固有频率可能发生改变而形成了共振。

 

      4.3处理

      建议客户修改参数#2238

 

      该参数的作用是设定“共振频率”,即使电机运行时避开这一频率。如果机床的安装比以前更紧固,共振频率会降低,则降低该参数值,反之升高。

 

      客户照此建议修改参数后,振动消除。

 

      5案例5

 

      5.1故障现象:伺服电机运行时有闷响声,电机有发热现象

 

      5.2基本配置

 

      立式淬火机床,E60数控系统,运动轴为垂直轴;该机床刚交付使用。

 

      5.3分析与处置

 

      建议客户先检查参数,发现速度环增益参数#2205=60,远小于标准值,要求客户将#2205参数设置为适当值#2205150 后,故障消除。

 

      #2205参数设置过小时,会出现上电后颤动,抖动,巨大噪声等现象。

      对于成批交货的机床,可能会出现参数未正确设定的现象。速度环增益参数#2205是重要参数。

 

      5.4问题的处理

 

      对立式淬火机床而言,其伺服电机带动垂直轴运行,垂直方向带有平衡配重,如果平衡配重不合理,就会造成电机上、下行的工作负载相差过大,造成电机某一方向运行时电流过大,电机就会发热。

 

      简易的调整方法是:打开“伺服电机诊断画面”,观察伺服电机上、下行运行时的电流,先调整稳态时的电流,通过加减配重块使上、下行稳态时的电流大致相等。再观察加减速时的电流是否有超过额定电流3倍的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就将加减速时间延长。使最大电流减小。

 

      6案例6

 

      6.1故障现象:上电后,系统总是出现“S01 0052系统过载报警数控车床配三菱E60数控系统,上电后,系统总是出现“S01 0052系统过载报警。

 

      发生时段:交付使用一年后。

 

      6.2分析与判断

 

      上电后机床没有动作就出现“过载”显然不是正常报警。先检查外围的问题,如接地,动力电的绝缘。最后查明是伺服驱动器上的三相电源线有一相松动,这是一个很隐蔽的故障。系统也没有发出“电源断相”报警,而发出“过载报警”。本例可作为一案例参考。

  

      7案例7

 

      7.1故障现象:Z轴一移动就“过载报警”

 

      大型热处理机床,数控系统为三菱E68系统Z轴一移动就出现“过载”报警。

 

      发生时段:交付使用3个月。

      7.2观察与分析

  

      电机已经脱开负载,独立运行,用手轮移动该轴,观察到显示屏上Z轴位置数据变化,电机无反应,操作2.3 s就发生“过载报警”。复位后系统又正常。 

 

      7.3分析

 

      用手轮移动观察到显示屏上Z轴位置数据变化说明系统正常,2.3 s后报警,而电机又不带负载,因此判断:

  

      a.外围配线的接地,绝缘有故障;

 

      b.抱闸未打开;

 

      c.驱动器及电机有故障。

  

      检查到抱闸时,发现电机上的抱闸电源插头松动,而且抱闸电源线太细,按要求应该0.5 mm2,线径太细造成压降大,要求厂家更换抱闸电源插头和电源线后,故障消除。

 

      8案例8

  

      8.1故障现象:E60系统出现“EMG  009F SVR 0052报警某客户焊接机使用三菱E60数控系统,该系统有两伺服轴。其A轴为旋转轴,带动工件旋转;Y轴为直线轴带动焊枪前进后退,该系统运行三个月后客户报告CNC系统出现“急停”报警,报警号为:

  

  EMG  009F  

 

  SVR   0052    系统处于急停状态,不能正常运行。

 

     该报警是“电池电压低”或“编码器电缆故障”。

      8.2分析和判断

 

      要求客户自行更换电池后,仍然未消除报警。笔者到达现场后对CNC 系统进行了仔细观察。报警号依然是:

      EMG  009F  

 

      SVR   0052

 

      这些报警与伺服系统相关,进一步在“伺服监视”画面观察,发现上电后 “A”轴编码器电流直线上升,直到出现报警:“0050”—负载过大报警。而当时该轴电机已经拆下摆在地上,显然这样报警是编码器已经发生故障所引起。

 

      而同时Y轴电机上电后出现一次猛烈窜动,随即报警“0052”—误差过大。而当时未对系统有任何操作。电机也已经拆下摆在地上。因此判断Y轴编码器也出现故障。

      此次该设备两伺服电机编码器同时发生故障,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个“固定因素”在起作用,而不是偶然的因素。  将损坏的编码器拆开检查,发现编码器的地线烧毁,其形成的烟雾颗粒遮住了编码器的检测部件,所以造成了编码器故障。

 

      8.3判断

 

      系统内有强电通过。这印证了工厂维修人员反映发生故障后,打开机柜,闻到一股电气烧糊味道的情况。仔细查看电气柜并询问工厂维修人员,证实电柜的地线与零线相连。而在三菱CNC是禁止地线接到零线上的。

 

      可以判定有强电通过零线进入到CNC系统。

 

      8.4处置

  

      a.要求客户正确连接地线;

 

      b.更换两台编码器后系统恢复正常,CNC系统未出现报警。

 

      9案例9

 

      9.1故障现象:三菱C64系统发生“S01  0018报警”

  

      客户的大型工作机械,采用三菱C64系统,其伺服电机与伺服驱动器之间距离超过20 m,系统经常出现内部报警,不能正常工作。而同一台设备另外几套伺服系统却不发生报警,其差别在于伺服电机与伺服驱动器之间距离小于10 m

 

      9.2分析与判断

  

      由于同一台设备的伺服系统型号相同,其差别在于伺服电机与伺服驱动器之间距离不同,分析是编码器电缆制作有问题,仔细检查编码器电缆制作图, 当电缆长度大于15 m时,其制作方法与小于15 m时有所不同,在电缆长度大于15 m时,要求对电源线实行3根线并联绞合,而且要求每条电线粗0.5 mm2

  

      检查客户实际制作的电缆,电源线只用了1012 mm2的电线,这当然不符合编码器电缆制作要求,由于电缆线太细,电缆过长,造成电源电压压降过大,以致编码器工作电压不足,所以编码器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系统报警。

 

      9.3处理

 

      按编码器电缆制作要求:将30.5 mm2线绞合并联制作电源线,故障消除并且没有再发生。

 

      这种现象在使用三菱通用伺服系统MR-J2SMR-J3S 也出现同样故障,按同样方式可解决。

   

      10案例10

 

      10.1故障现象:数控车床加工端面时,表面出现周期性波纹三菱E60系统数控车床,在加工端面时,表面出现周期性波纹。

 

      10.2分析与处理

 

数控车床端面加工时,表面出现振纹的原因很多,在机械方面如:刀具、丝杠、主轴等部件的安装不良、机床的精度不足等都可能产生以上问题。

 

      因该故障周期性出现有一定规律性,一般应与主轴的位置反馈系统有关,但仔细检查机床主轴各部分,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仔细观察振纹与X轴的丝杠螺距相对应,因此对X轴进行了检查。其结构是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杠间通过齿形带进行联接,位置反馈编码器采用的是分离型布置。检查发现X轴的分离式编码器安装位置与丝杠不同心,即:编码器轴心线与丝杠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造成了X轴移动过程中的编码器的旋转不均匀,反应到加工中,则出现周期性波纹。重新安装、调整编码器后,机床恢复正常。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加工中需要考虑的刀具问题
  • target=_blank>数控机床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
  • target=_blank>镗床和插床单杆单刃的改进
  • target=_blank>数控机床中几种无报警故障修理
  • target=_blank>对自动化机床故障的合理分析
名企推荐
山特维克可乐满
哈斯自动数控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哈挺机床(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阿奇夏米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