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点击 进入企业管理  |   申请VIP  |   退出登录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十三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特种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螺纹加工机床 电火花

北一数控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数控磨床

      用户频道:    应用案例 |  汽车 |  模具 |  船舶 |  电工电力 |  工程机械 |  航空航天 |  仪器仪表 |  通用机械 |  轨道交通 |  发动机加工 |  齿轮加工 |  汽轮机加工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机床市场网>资讯中心>热点新闻
机床工具行业2012年进出口情况与2013年展望
2013-02-04 09:43:32.0  来源:数控机床市场网  作者:郑国伟

一、2012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情况与特点

 

      据海关统计, 机床工具行业2012年进出口279.5亿美元,比2011年(以下简称同比)下降0.37%。其中进口196.49亿美元,同比下降5.28%;出口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5%。进出口逆差113.4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逆差134.33亿美元,减少20.84亿美元。(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范围,下同)。

 

1、进口增速下降,加工中心、激光加工机床进口规模大

 

      2012年全行业进口下降5.28%,与上年增长30.24%相比,增速大幅下降。

 

      金属加工机床进口10.71万台,134.2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2.11%。其中:

 

      加工中心进口继续较快增长,进口4.98万台,56.51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16.19%。其中立式加工中心进口4.4万台,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卧式加工中心进口4313台,19.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4%;

 

      数控机床进口1.7万台、47.22亿美元,金额同比下降11.9%。其中数控卧式车床进口4053台,5.28亿美元,金额同比下降11.24%;

 

      组合机床进口467台,3.51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73.41%;

 

      进口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7种机床工具及零部件如下:

序号

海关税号

产品名称

进     口

数量(台)

2012年金额

2011年金额

金额同比增长(%)

(万美元)

(万美元)

1

84561000

激光加工机床

6880

79415

88768

-10.54

2

84571010

立式加工中心

44179

322190

267385

20.50

3

84571020

卧式加工中心

4313

192657

171645

12.24

4

84669390

金切机床零部件

39566吨

73104

90824

-19.51

5

84581100

数控卧式车床

4053

52889

59585

-11.24

6

84621010

数控锻压或冲压装置

942

65291

70154

-6.93

7

82073000

锻压或冲压工具

43781吨

79051

69178

14.27

  

2、出口继续增长,激光加工机床出口高速增长

 

      2012年全行业出口同比增长13.55%,与上年增长29.72%相比,增速大幅回落。

 

      金属加工机床出口457.2万台(含台钻、砂轮机、抛光机等),26.35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13.24%。其中:

 

      加工中心出口2329台,1.36亿美元,金额同比下降5.45%,平均单价为5.85万美元/台,比上年的5.77万美元/台略有提高;

 

      数控机床出口1.84万台,7.34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18.62%,平均单价为3.98万美元/台, 比上年的3.34万美元/台也有所提高;

 

      组合机床出口高速增长,出口5388台,2005.7万美元,金额同比增长56.76%。

 

      2012年出口额大的10种产品是:              金额单位:万美元

 

序号

海关税号

产品名称

2012年  数量

2012年金额

2011年金额

金额增长(%)

1

84561000

激光加工机床

38852台

20281

13364

51.76

2

84563010

数控电加工机床

3586台

15672

12582

24.56

3

84571010

立式加工中心

1469台

8125

11834

-31.34

4

84581100

数控卧式车床

9499台

28710

23529

22.02

5

84581900

非数控卧式车床

22945台

13941

14297

-2.49

6

84592900

非数控钻床

878668台

12863

13406

-4.05

7

84615000

锯床或切断机

203.3万台

18465

18386

0.43

8

84662000

工件夹具

19316吨

12850

10264

25.19

9

84669390

金切机床零部件

237805吨

50891

46547

9.33

10

28492000

碳化硅

194969吨

29462

49406

-40.37

    

      上表说明三个特点,一是2012年出口额最多的产品是金切机床零部件,其次是碳化硅(磨具原料),再次是数控卧式车床;二是出口快速增长的有激光加工机床,工件夹具和数控电加工机床;三是立式加工中心和碳化硅出口大幅下滑。

  

二、2013年进出口形势展望

 

      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2013年1月23日发布的《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2013年的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疲弱并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增长将因为欧元区经济衰退、美国的短期财政过度紧缩和日本经济疲弱而放缓,预测全球经济将平均增长3.5%。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好转,但依然形势严峻,制约外贸增长的阻力仍然很大。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欧债危机略有缓和,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于稳定,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有所提振。但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深度转型调整期,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削弱经济增长潜力,美国、日本等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的副作用日益凸显,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困难较多,加上各国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主义频繁发生,对外来投资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态势不会明显改观。

 

      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我国外贸发展形成有力支撑。我国机床工具产品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新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企业抵御风险、拓展市场和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随着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扩内需、稳外需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并发挥成效,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有所提高。但是,国内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需求增长受到一些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部分产品产能过剩较为突出,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多困难。同时,也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原材料进口价格上张等因素,造成出口成本增加,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带来众多困难。

 

      根处上述情况预测,2013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将略好于2012年,仍可能维持低速增长,其中出口将平稳回升,可能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三、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当前开拓国际市场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并采取措施:

 

1、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一批中低档机床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需的一些先进技术装备,仍然依靠大量进口; 出口产品中半数以上是低附加值和较低技术含量的产品,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占全行业出口比重还不到三分之一。这种情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一靠投资拉动,二靠出口推动。我国近儿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据有关资料:2010年完戒2.02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2%;2011年完成2.784万亿元,同比增长37.49%;2012年完成3.47万亿元,同比增长24.86%。2012年虽然增速有较大放缓,但投资额已经超过去年,近三年每年新增7000亿元左右的投资。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有近一半是购买设备工具,而所需设备主要是机床。因此就机床需求总量来说,仍是继续增加的趋势,关键是国内市场对机床需求结构快速升级,促使机床进口规模连续四年不断扩大(2009年机床进口58.62亿美元,2010年93.67亿美元,2011年131.42亿美元,2012年134.2亿美元);同时,国外市场对机床需求增长放缓,我国产品竞争力不强;再由于国内部分产品产能过度扩张,造成目前一些产品产能过剰,订货不足,销售不畅,库存增加,相关企业面临众多困难。根据上述情况,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首先,从进口产品中选择进口量大的产品研制攻关,加快发展

 

      近几年,机床进口规模年年扩大,一方面是适应了国内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给国内机床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进口产品是用户实实在在的需求,也是反映了国产品与进口产品存在的差距。据海关统计,近几年进口量较多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主要是高档数控机床、数控装置和关键零部件,特别是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激光加工机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数控磨床、数控装置、锻压或冲压工具、机床配套用零部件等。要对进口产品进行仔细分析,从中选择进口量大、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并考虑适应用户个性化、专用化要求等因素,从本企业的条件出发,研制开发,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争取替代进口。这是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出口的物质技术基础。

 

      其次,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有关出口企业要适应这一变化,根据用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做好服务。

 

      再次,逐步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如机床床身铸件、锻件、钢结构件、磨具磨料等。

 

2、多元化地开拓市场,扩大向发展中国家出口

 

      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报告称, 2013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取得平均5.5%的增长,仍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其中东盟5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将增长5.5%。当前我们一方面要继续重视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针对其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开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尤其是东盟各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秘鲁、加拿大、南非等。

 

      对印尼市场的开拓要引起重视。印尼经济总量居东南亚诸国之首,2011年我国机械产品出口印尼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3%;2012年出口83.38亿美元,同比增长18.39%,发展势头很好。按照该国发展规划,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发电站、机场、港口,以及与之相关的机械制造等项目要相继开工建设,对机床工具需求较大, 如中低档数控机床、优质的普通机床、各种工具、机床零附件等。

 

3、把握俄罗斯入世机遇,努力扩大出口

 

      俄罗斯于2012年8月22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56个成员。按照入世协议,俄罗斯承诺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0%降至7.8%。其中,农产品将从目前的13.2%降至10.8%,工业制成品将从9.5%降至7.3%,其中机电产品关税从目前的8.4% 降至6.2%,汽车从目前的15.5%,经过7年保护期后降到12%。在非关税措施方面,俄罗斯将取消所有工业品出口补贴。

 

      2012年9月上旬在俄罗斯符拉廸斯沃托克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俄罗斯宣布今后将以东部地区为开发重点。会议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商定,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将从目前的800亿美元达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俄罗斯东部地区与我国相邻,为我国提供很好的商机。

 

      我国2011年向俄罗斯出口机械产品9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58%;2012年出口107.22亿美元,同比增长16.15%,势头很好。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报告称, 2013年俄罗斯将增长3.7%。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向俄罗斯扩大出口。俄罗斯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我国机床行业要努力更多地进入该国市场。

 

4、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据商务部统计,到2011年底经国家主管部门核准备案的国内1.35万家在境外17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海外分支机构1.8万个,中资企业境外投资存量近4250亿美元,在海外形成的资产总额约2万亿美元。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将增大中国在部分领域的传统优势,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嬴得新一轮国际竞争。

 

      近几年来,机床行业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了实效,有的已经或正在逐步建立全球销售服务网点和区域营销中心,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有的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并购境外技术先进的知名企业取得了成果。如北京一机床并购国际闻名的德国瓦德列希.科普科等。要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或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或有选择地并购境外具有先进制造技术的企业。机床行业已有多家企业并购境外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扎扎实实的加以推进。

 

      俄罗斯入世后,对中资企业扩大对俄投资提供了机遇。俄将开放投资领域,减少外来投资限制。据俄方统计,到2011年底中国对俄投资276.2亿美元,为俄第五大投资伙伴国。

 

      从目前情况看,如果并购企业与国内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技术水平接近的,可以合理调整零部件生产分工,形成产业链,加大零部件生产批量,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或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如并购企业产品制造技术先进的,要针对不同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灵活有效措施,创造条件逐步将先进技术移植到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中,以此促进我囯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

 

5、努力规避汇率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人民币步入双向浮动时代。这就需要特别重视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当前主要采取包括锁定汇率和人民币结算等方式。在锁定汇率方面,远期结售汇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方法,客户与银行约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到期时按照该协议办理结售汇业务。

 

      人民币结算已普遍推广,但当前的问题是推广较慢,客户认为这是将风险转嫁到客户身上。重要的是让买卖双方各承担一部份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因此,在汇率波动增大的背景下,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增加避险工具,放宽企业的避险条件,让企业避险的需求得到真正满足。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一周机床行业新闻热点回顾(01.28-02.01)
  • target=_blank>2013年1月国内生铁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 target=_blank>山东省数控机床产量走势图(2012年1-12月)
  • target=_blank>FANUC预计2012财年营业额减为4780亿日元
  • target=_blank>客户刀具采购重心从进口品牌转向国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