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点击 进入企业管理  |   申请VIP  |   退出登录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特种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螺纹加工机床 电火花

北一数控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数控磨床

      用户频道:    应用案例 |  汽车 |  模具 |  船舶 |  电工电力 |  工程机械 |  航空航天 |  仪器仪表 |  通用机械 |  轨道交通 |  发动机加工 |  齿轮加工 |  汽轮机加工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机床市场网>资讯中心>热点新闻
各国机床巨头纷纷扩张中国市场
2013-05-10 15:22:39.0  来源:  作者:


   DMG/MORI SEIKI MILLTAP 700钻铣加工中心

 DMG/MORI SEIKI在CIMT上展出的MILLTAP 700钻铣加工中心


     “我发现中国客户与德国客户对我们的需求越来越相似,他们在要求提升加工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单件成本的降低,而这恰恰是埃马克最擅长的领域。”2013年4月底在北京的CIMT(中国国际机床展)上,埃马克亚太区总监和皓然这样告诉媒体,“中国企业要提升生产力,加工自动化是必由之路,而埃马克天生就是帮助客户充分实现加工自动化的。”
     

     实际情况是,当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核心竞争能力升级的快车道上时,其对于中高端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正大大增加。以埃马克在中国为例,当2012年中国机床企业遭遇“需求寒冬”时,其在中国市场却迎来“黄金时期”。2012年,埃马克在中国以90人的太仓技术服务公司实现了9000万欧元的销售收入,而在江苏常州金坛,由埃马克联手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投资49亿元的高端机床生产工厂,在2013年11月将正式投产——该工厂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满足那些渴望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具备“效率和成本优势”的中国顾客日益增加的强劲需求。
      

     说到这里,不妨多讲几句,如果中国机床产业在2012年所遭遇的寒冬问题真的只是一时的需求回落,或者产能相对过剩,那么实际上问题其实并不大,所谓潮起潮落,总会有再次“春光明媚”的时刻。但问题在于——如果中国机床市场的整体需求正在迅速向中高端靠拢,那么那些习惯了做“性价比”更高的机床而不是做“品质更好地机床”的中国企业,这次恐怕真的要提心吊胆了!
      

     早在2012年,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举行的一次行业形势报告会上,副会长蔡惟慈就强调过这样一个事实:“最近我们机械工业的规划投资,实际上速度在减少,这说明大家都开始保守、对未来比较不确定,而与此同时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增速明显在提升。”
     

     当然,类似的事实还包括: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3月份,中国机床行业重点联系企业新增订单已连续22个月出现负增长;2012年1至9月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进口金额出现大幅度增加,同时金属加工机床单价同比增长14.4%——这种种数据都在释放这样一条信息:中国市场对于国外高端机床的需求不降反升。
     

     上述趋势在2013年的CIMT上被充分证实。人们发现,一方面,应用行业内技术的革新早已对机床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袁立在机床展期间的高层论坛上讲:“目前最先进的第四代飞机中复合材料和金属整体结构的制造转变,需要钛合金的操作成型、扩散链接、蒙皮的定向铣切、柔性多点成型、激光快速成型等大量全新加工方法和技术应用,中国飞机正在经历由第三代向第四代发展的过程中,只不过我们原有的制造手段已不能实现新一代飞机的制造。”
 

     与此同时则是,不仅埃马克,世界机床老大德马吉也史无前例的做出惊人举动:在宣布与森精机共同在中国市场进行合作的同时,德马吉的上海工厂今年将实现5轴联动加工设备DMU50的生产,该款高端产品系第一次在中国生产。但想必很多人都可能还印象深刻,那就是仅仅在五六年以前,渴望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多分一杯羹的德马吉还在不遗余力的考虑如何将自身“高端、昂贵”的产品进行适应中国的“平民化”处理。
   
     事实上,如果你进一步追想,就会发现不光是德马吉,实际上在中国刚刚加入WTO的那些日子,怀着无限梦想奔赴中国淘金的跨国巨头们共同面临的阻力之一就在于,他们必须将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进行本地化处理,从而来适应中国市场较低的需求层次。但如今,风向似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恰恰与当初相反,越来越多的跨国巨头们发现,他们在中国的客户的需要如今正在接近和类似于他们在欧美成熟市场的传统客户,这让他们喜出望外。
      

     而更为深远的问题恐怕还在于,当整个中国制造业将转型升级作为未来发展和竞争的最重要手段与目标时,跨国巨头们似乎正敏锐的看到了新一轮“中国市场机会”,那就是:携高端技术与产品“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埃马克新工厂的背后,凸显了外资企业携高端技术加码布局正在走向成熟的中国市场的决心。
     
     那么,这会是未来几年中国工业设备领域的整体性趋势吗?如果是,在这种趋势之下,多年以来习惯了靠低价格来竞争的中国本土企业怎么办?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的本土企业发现,“相信价格是竞争的决胜因素”就好比数学中的应用公式,其是否成立显然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在新兴市场,需求层次低,购买力同样低,消费理念的核心考虑是价格便宜,因此价格竞争可以大行其道;然而在成熟市场,较高的需求层次,较高的购买能力,因此在保证高品质性能和服务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性”成本优势就成为了竞争的关键——这样看来,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区别实际上不仅仅只是诸如购买力、需求层次等差异,其更核心的可能是二者在企业的竞争模式与经营理念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2013年4月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比3月份减少481台
  • target=_blank>我国激光加工设备产业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 target=_blank>看中国机床工业如何取长补短凸显自身特色
  • target=_blank>中国轴承企业加大力度发展国际市场
  • target=_blank>2013 年1-4月台湾机械产品进出口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