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广州数控
数控系统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数控系统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数控系统网> 热点新闻>产业智慧化打造萧山工业“升级版”
产业智慧化打造萧山工业“升级版”
2014-12-11  来源:机经网  作者:
  

       据介绍,2014年萧山有54家企业列入《2014年杭州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公告》,总计要淘汰3196台(套)落后生产设备,最终能节约用地47.86万平方米,减少能耗折合标煤10.63万吨。据悉,萧山区先后被评为省“两化”深度融合综合试点单位,有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家,省级示范试点企业3家,市级示范试点企业97家。  
 
  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制造业大区,萧山区工业经济总量一直占杭州市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传统制造业制约因素不断增加,如何打造工业“升级版”成为摆在萧山这个工业大区面前的现实问题。面对转型“阵痛”,萧山区委、区政府提出,要以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工业智造”。

  工业“智”造唱响萧山

  以智能化、信息化重塑企业运营流程,正成为萧山传统制造业的一股热潮。在萧山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了一个又一个通过“机器换人”、管理流程再造等产业智慧化手段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的生动案例。

  记者在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通过“机器换人”,该公司生产装配一个高档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阀体的13道工序中,有11道工序已经实现自动化,产品精确度与生产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该公司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高档的ABS阀体弹簧误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以内,通过机械手操作可以有效地实现质量控制。在产量方面,“机器换人”之后一个班(工作日)的产量从350套上升到了500套。

  类似的做法在化纤、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等萧山传统优势产业已经如“雨后春笋”。荣盛集团引进全国行业首套自动化设备打造“机器换人”样本工厂,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大规模应用机械手,天翔机电公司安装多功位连续模和多功位联体机械手,使重要工序的用工从过去的12人减少到1人。

  对此,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换人”使制造业生产方式从以人工为主过渡到以机器为主,这非常适合纺织印染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至少可以明显减少工人数量,应对近年来的用工荒难题。因此这一办法理所应当成为萧山传统产业改造重要途径。

  据悉,萧山已有100个技改项目列入杭州市首批“机器换人”项目实施计划。到2014年8月底,这100个项目已完成投资54.76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84.1%。

  在传化集团,借助物联网、移动商务、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该集团在物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调度、行政人事等环节均实现了信息化,从受理订单、采购原料到产品制造、出厂销售,全部可以在一个协同管理平台上完成,实现“一站式”管理。

  信息化改造使传化集团收益颇多,譬如原料采购提前期由4天缩短到2天,生产周期由2到3天缩短到1到1.5天,配送时间缩短1小时,交货期缩短了0.5至1.2天。当前传化集团库存量仅维持在6天左右,远低于业内平均值,而且资金周转率达7次/年,接近欧美企业标准。

  同样受益于“两化”融合的企业在萧山还有很多,如富丽达染整公司对染整设备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提高了染色一次命中率和产品合格率等两项关键指标,仅新上的一套自动输送系统,每年就可以节约成本100多万元。华东轻钢建材有限公司引进亚洲首个“高性能复合涂层钢板涂料智能控制系统”,每年节约成本近300万元,并开创了国内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涂料智能化管理的先河。

  跻身“腾笼换鸟”省级试点

  10月11日,浙江省“腾笼换鸟”暨工业治水促转型工作推进情况交流会在萧山举行。记者在浙江省转型升级办公室公布的全省《县(市、区)综合性“腾笼换鸟”省级试点单位》名单上看到,萧山区名列其中。

  对此,萧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腾笼换鸟”实质上是“腾”、“换”并举的过程,其中,“腾”是指腾出空间、用能等发展要素,“换”则指更新产业结构,以高端产业代替低端产业。

  据介绍,2014年萧山有54家企业列入《2014年杭州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公告》,总计要淘汰3196台(套)落后生产设备,最终能节约用地47.86万平方米,减少能耗折合标煤10.63万吨。同时,萧山还开展了化工、印染、铸造三个行业淘汰整治,预计2013年、2014年两年总关停企业将达到388家,远超原定的目标任务。

  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了解到,自从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施淘汰退出机制以来,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4年上半年,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吨标煤工业增加值为1.56万元/吨标煤,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达到10.6%,28家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增加值能耗有14家完成目标。化工、印染、铸造等行业淘汰整治提升工作进展顺利,28家淘汰整治企业已关停7家,完成整治3家,其余18家正在整治之中。

  另外,萧山化工行业也被列入全省第一批传统块状行业“腾笼换鸟”试点。根据“关停取缔一批、原地升级一批、搬迁入园一批”的原则,率先在化工等主导产业中推动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产业的应用和系统集成,继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并实施一批产业层次高、资源消耗少的示范带动项目,如百合花集团积极实施“智能化工厂”改造,开发高端精细化产品,已成为中钞油墨提供商。

  在“换鸟”方面,萧山着重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工业厂房发展高新产业、文创产业。包括萧山科技城、汉帛时尚产业园、汇林科创园等在内,全区已有17个平台、镇街创建科创园21个,已注册企业总数达到218家。

  由潮峰钢构集团投资创建的萧山空间结构科技产业园是一个利用自身钢结构产业的品牌优势、地理区位优势、技术人才优势、产业集聚优势,通过整合提升上下游产业链,建成以设计研发为核心,采用民投、民管、民营发展模式的科技产业园。

  该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的钢构件加工、安装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年来电、气、设备、人工等费用不断增加,钢构件加工成本水涨船高,成为钢结构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同时,钢结构工程的承接对资金链要求相当高,许多工程的总承包单位都要求钢构企业垫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因此,空间结构产业园的目标就是要从原来依托土地、人工等基本要素实现产能的扩张、追求大数量,向依靠大数据、利用轻资产、追求高质量转型。从传统制造产业向信息化、智慧型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亩产高、效益高、效率高的“三高”智慧产业。

  产业园于2013年年初开始创建,耗时一年。该产业园在原有的厂房基础上完成改造,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可以容纳企业总部、钢结构技术设计和咨询企业、钢结构工程管理企业、钢结构相关制造安装设备和原辅材料供应企业200家左右,吸纳员工近3000人。截至今年9月底,产业园已有60多家企业注册入驻,预计全年销售产值可达20多亿元。

  “两化”融合成效显著

  在8月22日召开的杭州市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区县(市)委书记专题研修班上,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俞东来表示,萧山区要以“两化”融合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工业智造”。全面实施“工业强区、创新强工”战略,突出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等关键环节,以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机器换人”、“设备联网”、“企业联网”,培育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力争到201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设备联网率40%以上,与管理系统集成率50%以上;“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85以上。

  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在萧山开展“两化融合、实现四个全覆盖”示范区建设工作专题调研期间则表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加快工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萧山工业总量大、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具备“两化”融合的良好基础,要进一步形成共识,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下定决心走“两化”融合发展之路。要抓产品升级,实现产品智能化、网络化全覆盖,“机器换人”全覆盖,营销网络化全覆盖,网络制造方式对有污染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要实行倒逼的政策措施,以单位产出论英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产业。要下决心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补足产业链短板,支持科技创业,培育一批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向技术要红利。要出台一批与上级部门紧密配合的举措,立足萧山实际,努力营造有利于“两化”融合、有利于创新红利的新思路、浓氛围,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

  据了解,围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的相关工作近年来已经在萧山全面展开,并且取得明显成效。据2014年上半年度的经济形势分析会显示,萧山大多数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一些体现创新、转型的指标呈现向好态势。尤其是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上半年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12.2%,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4%。

  浙江省政府发布的全省90个工业强县?穴市、区?雪新一轮考核则显示,萧山综合排名位列第三,与去年名次一样。但在综合反应转型升级效果的质量效益指标中,萧山获得82.2分的最高分,排名也从去年第三位一跃升至全省首位。这表明,萧山经济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效果,工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工业强县?穴市、区?雪综合评价有五项一级指标,包括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两化”融合以及绿色发展。萧山除“质量效益”之外的其余4个指标全部出现提升态势。

  据悉,萧山区先后被评为省“两化”深度融合综合试点单位,有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家,省级示范试点企业3家,市级示范试点企业97家。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