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特种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特种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特种加工机床网> 热点新闻>2014年我国机械工业将延续中速增长态势
2014年我国机械工业将延续中速增长态势
2014-2-24  来源:机经网  作者:

——2013年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 

     2014年2月17日,机械工业2013年全年经济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赵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工作部主任赵新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共同出席了发布会,会上蔡会长指出,2013年机械工业实现了全行业的缓慢回升、温和增长和平稳发展,产销、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适度增长。同时在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速。展望2014年,行业发展外部环境总体偏紧的状况难有明显改观,预计在全行业努力下,2014年机械工业产销和利润增速将可达到12%左右,出口增速预计将达到8%左右。
 
2013年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
 
     2013年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

     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机械工业运行困难明显增多,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急遽加大。在此背景下,机械工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实现了全行业的缓慢回升、温和增长和平稳发展,产销、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适度增长。同时在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速。

     展望2014年,行业发展外部环境总体偏紧的状况难有明显改观,全行业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提升行业发展质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2013年机械工业发展特点

     (一)行业生产温和增长

     1、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013年机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且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速(9.7%)1.2个百分点,回升势头强于全国工业,改变了上年低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的局面,生产运行态势持续向好,对全国工业实现稳中求进总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主营业务收入平稳增长

     2013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逐月缓慢回升,增长态势好于预期。

     3、多数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主要机械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39种,占比为60.9%,产量下降的25种,占比为39.1%。具体分析表明,与消费关系更为贴近的产品,以及直接服务于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的产品,如农机、乘用车、仪器仪表等,产销形势较好;而典型的投资类产品,如机床、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发电设备等,产销形势相对较差。

     大中型拖拉机产量为58.46万台,同比增长12%。

     数控机床产量为20.93万台,同比增长2.2%。

     发电设备产量1.22亿千瓦,同比下降2.2%。

     汽车产销分别为2213万辆和21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3.9%,产销双双突破20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第五年居于世界第一。

     (二)利润增速回升

     2013年在生产平稳增长的背景下,机械工业经济效益增速回升快于产销。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增速比上年加快10余个百分点,比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1.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93%,较上年快报数提升0.1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税金总额7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企业亏损面10.9%,比上年上升0.4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5.2%。

     (三)对外贸易低速增长

     2013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7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2%,增速较上年加快1.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725亿美元,增长6.24%;进口2988亿美元,增长0.74%。全年贸易顺差达到73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趋稳

     2013年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和全部制造业2.4和1.3个百分点,与上年机械工业的增幅相比回落了7.7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两年显著回落;但从逐月走势看,去年下半年增速回落已明显趋缓企稳。

     (五)订货有所增长,价格依然低迷

     2013年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在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同比增速逐月小幅回升,态势比上年有所好转,1-12月累计订货额比上年增长10.2%。但总体上看,订货增长仍然乏力。需求不旺将是2014年机械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同时在订货不足、供过于求的压力下,产品价格持续低迷,2013年机械工业价格指数延续了上年的下行走势,至年底止,当月价格指数已连续25个月低于100%。

     (六)财务费用增幅有所下降,但货款回收困难未见缓解

     在上年高基数的背景下,2013年机械工业财务费用增速明显回落,全年一直为个位数增长,且年中一度出现同比下降;其中利息支出增速也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处于个位数增长水平,表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过快上涨的势头有所缓解。但是机械企业被拖欠货款的现象未有明显改观,至年末止,应收账款总额已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已达15.2%,占同期流动资产的比重高达31%,企业资金回收压力很大。

     (七)成本上升压力不减,主营活动效益上行艰难

     虽然原材料、燃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仍处于相对低位,但机械工业成本上升压力依旧不减。年内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速持续上升且始终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12月主营业务成本增速为14.5%,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0.7个百分点。受此影响,主营活动利润率(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比值)仅为6.57%,比2012年下降0.41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在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2013年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机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继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行业结构调整亮点频现。

     (一)产品结构升级有新进展

     为了应对传统产品需求下滑的挑战,机械行业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趋于活跃,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靠新产品开拓市场、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靠替代进口增加效益,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自发选择。以下仅为一些例证。

     一批世界顶级装备纷纷问世: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核能发电机成功研发;世界先进的150吨大推力往复式压缩机顺利研发;世界首台240MVar/1000kV单相单柱特高压电抗器研发成功等。

     高端控制系统国产化成果喜人:流程工业用国产DCS控制系统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过半。

     高端智能设备的研发取得成果:国内首套大功率井下智能成套综采设备在太重煤机试车成功等。 

     高端装备国产化向纵深领域推进: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出线装置、高压绝缘套管等长期受制于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已取得自主化突破;天然气长输管线加压站国产成套设备已由考核试验进入小批量生产供货阶段。

     协同创新步伐加快:徐工集团与中石化联合研发了4000吨级世界最大等级履带式起重机;中国铁建重工与神华合作成功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台长距离大坡度煤矿斜井硬岩掘进机等。

     (二)民营企业发挥更大活力

     2013年民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5.4%,高于机械工业全行业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占机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6.74%,比上年提高0.7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为7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在机械工业实现利润中的比重已达到53.6%。

     (三)地区结构继续向预期方向调整

     2013年机械工业区域结构继续向政策预期方向调整。从生产看,东、中、西部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67万亿元、4.72万亿元和2.04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4%、16%和18.7%,中、西部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中、西部地区在机械工业中所占比重较上年共上升0.8个百分点。

     (四)企业技术改造升温

     为应对成本上升压力,机械企业积极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机器换人”在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升温,既对冲了成本上升的压力,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并提高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总之,在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机械工业的转型升级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看,全行业要真正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尚需作出长期努力。2013年机械工业的利润总额增长了15%以上,但利润率仍然不高,仅此就已说明机械工业尚未真正摆脱困境。

     三、2014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走势预测

     (一)有利因素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形势有利于行业平稳发展。总体看,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基本平稳,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国际经济出现趋暖迹象,发达经济体经济缓慢复苏,美国和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回升通道,欧元区结束衰退并呈现复苏迹象。

     其次,政策环境保持稳定有利于行业推进结构调整。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基调,释放了保持现行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信息,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

     (二)不利因素

     一是出口增长困难很大。我国机械产品虽有一定国际比较优势,但持续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长已引发了日益剧烈的贸易摩擦。加之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削弱我竞争力,因此我国机械产品进一步扩大出口的难度在加大。

     二是资金压力增大。现阶段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同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导致国际流动性资金收紧,将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动等渠道传导至国内,从而进一步加大国内企业资金流动性紧缩的压力。

     三是人力和环境资源成本快速攀升,挤压利润空间。近年来人力和环境资源成本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将挤压国内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2014年发展预测

     我国机械工业在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高速增长和2011、2012两年急剧回落的大起大落之后,预计将相对稳定于一个中速发展平台。预计2014年我国机械工业大体将延续2013年的平稳、中速增长态势。

     2014年机械工业的外部环境难有明显好转,但总体可望保持基本稳定。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对机械企业主观应对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既蕴含了无限的机会,也将加重市场主体自担风险的责任。预计今后机械企业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企业间兼并重组将不断加快。机械企业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切实加大努力,加快提升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预计在全行业努力下,2014年机械工业产销和利润增速将可达到12%左右,出口增速预计将达到8%左右。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推出了我国深化改革的蓝图,2014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相信,广大机械企业在以攻高端、夯基础为主要着力点的结构调整过程中,在以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绿色发展为主要取向的发展方式转变中,必将比上年有更多新探索,也必将取得更多新进展和更为丰硕的成果。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赵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赵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工作部主任赵新敏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工作部主任赵新敏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