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特种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特种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特种加工机床网> 行业资讯>中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化阶段
中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化阶段
2017-12-15  来源:-  作者:-

 
  
         “我是个幸运儿。”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在2017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制造业”主旨论坛上发出感叹,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近年来,机器人产业一直逆势增长。
  
        这句感叹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的不断崛起。不过,即便前景广阔但国内制造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表示,中国企业过去大部分是跟随性和模仿性思维,步入新时代,中国制造业不要总是想着“买技术、挖人才”。
  
        正处于制造大国到强国转化阶段
  
        2017年,制造业出现了哪些变化?制造业如何绿色升级?智能技术如何助力智能制造?主持人抛出的一个个问题让制造业的企业主陷入沉思。
  
        董明珠表示,除了依靠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的环境,新时代下也要有新思想,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个性化的需求也激发出新的市场,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反向设计产品。
  
        在曲道奎看来,目前恰逢从制造大国到强国的转化阶段,从制造到创造的升级阶段。在机器人领域,很多原创性、领先型技术已经开始走出国门,此前很多技术以应用为主,现在形成自身的IP。
  
        随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董明珠打趣称,自己和曲道奎成了同行,现在的智能技术也运用到传统制造业。曲道奎也表示,眼下,机器人进入到各个领域,也需要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人加入阵营,带来新的发展方式。
  
        上述变化也意味着制造业的一种跨界创新,振华重工董事长朱连宇则认为,新时代制造业更需要进一步的集成创新、跨界创新、集聚创新。
   
        此外,董明珠提醒称,中国制造企业过去大部分是跟随性和模仿性思维,而在新时代下,中国制造业要保持自信,不要总是想着“买技术、挖人才”,要学会转换生产力、用新技术服务社会、坚持自主培养人才。
  
        曲道奎补充称,新时代下的中国制造业也需要颠覆和革命。在技术、制造模式、商业模式、日常生活上进行新的颠覆,而在颠覆革命中,创新成为了主要的驱动力,更多改变的是发展的理念和模式。
  
        攻破短板或许比预想要快
  
        在新的时代下,制造业的确孕育着无限的机遇,但现实和理想仍存差距。
  
        现场公布的一份榜单显示,集成电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仪器仪表、初级形状材料、显示面板、计算机及其零部件、飞机及航空器、电子元器件、医疗产品及器械、钢材是中国2016年十大依赖进口的工业产品。
  
        此外,中国制造业依然面临工业基础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布局不平衡不充分等不容忽视的短板。
  
        “短板是制造业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朱连宇表示,中国制造业在某些领域有技不如人的地方,面临原发性创新不足、在某些领域对于某个国际品牌十分偏好等问题。
   
        朱连宇以振华重工为例称,该公司“痛点”在于某些柔性电缆、传感还需要依赖进口。但朱连宇也提到,上述短板和困扰不是绝对的障碍,只要持续创新,困难早晚将会被攻破,攻破的时间或许比预想的时间要快。
  
        在曲道奎看来,中国制造业至今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很多核心、前沿技术确实存在短板,机器人也不例外。机器人作为技术综合性较为全面的行业,最新的AI感知系统,中国和国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差距来源于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目前中国零部件也取得一定进步,在减速器、电机驱动等方面,可能在未来5年时间很多短板被补齐。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