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企业动态>2016年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
2016年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
2016-7-27  来源: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落实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为了做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于7月23-24日东莞召开2016年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
   
      一、会议背景——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二、中国制造2025典范----面向3C加工的智能工厂
  
      本次现场会参观的“移动终端配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是由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 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之一(共46 家)。该项目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我国3C制造业的推进形成典型示范,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充分体现了“三国、五化、一核心”的智能制造战略思想。“三国”即国产智能装备、国产机器人、国产工业软件;“五化”即机床高端化、装备自动化、工艺数字化、过程可视化、决策智能化;“一核心”即智能工厂大数据。
  
      三、华中数控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华中数控在华中8型高性能数控系统的基础上,基于云计算、大数据、CPS等单元技术,利用控制信息、传感信息、网络信息,实现了从数控设备的运行、加工、操作和编程等环节的智能化,开发了智能管理、智能调试、智能补偿、智能加工、健康保障、租赁服务、云端工厂等超越国外的原创性的智能化软件。并在武汉建立了“数控加工大数据中心”,通过无线网络监控用户企业车间生产线的相关数据,实现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远程监控、加工优化、健康保障等智能化功能。华中数控由此迈出了向制造型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华中数控将抓住中国政府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历史机遇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一个核心三个主体”的发展战略,即: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的应用配套为三个市场主体,为智能制造民族工业、为建设制造强国再立新功。
  
      四、项目现场参观基本情况
  
      本次现场会参观的“移动终端配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共有10条智能产线系统(含10条自动化生产线、180台钻攻中心、81台工业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物料自动运输系统、自动在线清洗系统等硬件、中控决策系统等软件。
  
      1、主要设备硬件构成:
  
      自动化生产线:其中4条一拖二线,6条RGV线。
  
      钻攻中心:180台群牌高速高精CNC台钻攻中心T500,主轴转速20000转/分钟;高精主轴加工精度:5‰;刀具高速通过拐角时不产生震动,机床配置华中8型数控系统。
  
      机器人: 81台工业机器人(华数机器人),6轴负载20公斤
  
      2、加工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智能车间主要生产M80 一夹,二夹,三夹;生产夹位:生产M80 一夹加工时间2分29秒、二夹加工时间12分40秒、三夹加工时间3分15秒;产品生产周期:20分钟:产品从毛坯料进去到完整品出来只需20分钟;产能:每班每条线产能400PCS;品质:良率98%以上;稼动率:设备稼动率100%;车间人数;33人。如果要实现同样的产量,传统车间需要204人。
  
      3、智能工厂运用大数据的的实际案例:
  
      1) 基于云计算的数控机床大数据:
      
      大数据中心以华中8型数控系统大数据采集接口为基础,研究车间设备互联协议,建立数控机床、生产线、车间CPS模型,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云端冷热数据兼备及分布式存储,最终实现数控机床7×24小时实时监控和大数据采集,建立数控机床的“数字双胞胎”,实现机床G代码优化、健康诊断、断刀检测等智能应用,开创了大数据在数控加工领域应用的新途径,为机床智能化服务集成提供必要基础。
  
      2)断刀监测:
  
      断刀检测功能遵循CPS系统“感知→分析→决策→反馈”的闭环控制原理:获取数控系统内部的当前主轴功率指令域数据,与数控系统内存的历史模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决策,如果决策出断刀则一方面反馈给数控系统进行报警停机,另一方面反馈给产线控制器用于生产调度。
  
      3)机床健康保障: 
  
      健康保障功能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数控机床进行“体检”——运行“铁人三项”自检G代码(主轴高速运转,单轴恒速运行,双轴联动),获取机床运行过程中数控系统的内部电控大数据,建立数控机床体检“心电图”,并通过对机床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追踪,形成基于单台数控机床历史数据纵向分析的健康状态追溯功能。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掌握机床的健康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及时作出决策,保障数控机床的健康。
   
      4)工艺参数智能优化: 
  
      3C行业对数控机床的高速高精加工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对加工效率尤其敏感。对一个3000台机床规模的3C加工车间,若单件加工效率提升10%,意味着可节省300台机床的费用。
  
      加工代码智能优化则是通过对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心电图”进行处理,通过调节速度,将高的负载降低,低的负载提高,实现加工的过程的效率提升,一般粗加工效率可以提升10%~15%,精加工效率可以提升3%~5%。
   
      5)Mini CNC线与打磨抛光线:
 
      在3C智能工厂的基础上,华中数控与劲胜公司合作,特别推出两套“普及版”示范线:Mini CNC线功能实现:自动排产+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清洗+自动检测投资成本大概1365万,投资回收期2.15年左右。打磨抛光线功能实现:湿抛模式,单线配置12台机器人。投资成本大概280万,投资回收期2.4年左右。
  
      五、华中数控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和成绩
  
      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人才、各层级企业管理人才和市场经营人才、数以百万计的技能人才。
  
      华中数控近两年来加快布局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领域,陆续推出系列智能制造教学方案,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系列化教学产品、工业机器人装调岗位国家职教标准、开发工业机器人系列教材、工业机器人教学资源、五轴数控系列化教材和教学资源、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教学知识体系和教学实践体系等。
  
      为了服务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为东莞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智能制造中高级人才,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建设“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进行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努力构建产、教、研紧密融合,集技术创新、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大赛和推广服务多功能一体化的智能制造人才的教育培训平台。本次参观项目还包括合作建设的的智能制教学示范线、机器人离线编程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等,这是由劲胜精密--华中数控—职业学校合作打造的“厂中校”教学新模式。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