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机器人工业不能有“高原”没“高峰”,RoboIMEX2018带你领略“高峰”
机器人工业不能有“高原”没“高峰”,RoboIMEX2018带你领略“高峰”
2018-5-2  来源:-  作者:-


 
       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之一,人工智能将进一步释放科技红利,重构经济生态中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并推动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目前,中国制造业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实现生产关键工序的智能化、精准化,为中国制造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比如,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发展,以及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融合,中国智造取得了长足进步。
  
       据统计,去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11%和11.3%,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6.8个、4.4个和4.7个百分点。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效拉动了这些产业的用工需求持续增长。
  
       如今,“机器换人”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潮流,大幅提升了中国制造的生产效率。以制造大市东莞为例,从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2698个,新增设备仪器76315台(套),减少用工近20万人。由此可见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制造业的变革作用。
  
       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需求旺盛,市场高速增长,且基本形成较完整产业链。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以智能化为发力点,加快向中高端、多领域发展,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数字印证了这一趋势: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32亿美元,2012年至2017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7%。而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据预测将达62.8亿美元,2012至2017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
  
       与此同时,除制造领域之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生产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已经延伸到家居、医疗康复、教学研究、抢险救灾等各个领域。许多过去不可想象的“科幻”场景,如今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场景。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为制造业变革以及民生服务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机器人产业中“高原辽阔”却缺少“高峰”的问题。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短板与瓶颈依然不容忽视。比如,从用户体验上来看,中国机器人的智能化及灵巧水平不足,在视觉、触觉、决策、预判等方面与美国等国的机器人产品还有一定差距。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服务机器人上游关键元器件的原创性不够,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人才问题也是瓶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美国共有1078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78700名;中国则只有592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39200名,约为美国的50%。而在芯片等核心领域,美国员工人数更是中国的13.8倍,这意味着,中国在技术领域的人才实力还较大幅度落后于美国。
  
       在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曾提出“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是重中之重。毫无疑问,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站在世界前列,“高原”已经形成。然而,只有突破关键技术,留住关键人才,不再被外国企业“卡脖子”,才能真正形成“高峰”,让中国真正成为机器人强国。
  
       因此只有不断突破才能不断地进步,RoboIMEX2018的大门已经为您打开,让我们去领略去学习更多不一样的国际机器人吧!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