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围 跨界融合趋势加速
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围 跨界融合趋势加速
2021-2-2  来源:--  作者:-

 
       2020年,汽车行业走过了非比寻常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巨大冲击下,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36.5%。下半年,市场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一方面北方进入冬季,消费者里程焦虑加剧;另一方面,特斯拉进入中国后产品的大幅降价压缩了部分自主车企的市场空间。
  
       “只有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未来汽车,才能把稳前进的方向。”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电动车百人会(2021)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 “‘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正使传统汽车面临严峻的挑战,隔行如隔山,面对如此大跨度的新技术群,车企很难单独把它们拿下,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才是成功之路。”
  
       跨界融合是智能网联的关键
  
       在产业激烈变革的过程中, “汽车”正被重新定义。
  
       陈清泰表示,相对传统汽车,未来汽车的技术含量将进一步提高,其属性、定义、边界也将发生变化。汽车正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 “数字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数字化电子电力产品、电子信息产品、人工智能产品、移动互联网产品,汽车正由一个从A到B的移动工具,转化为超级移动智能终端。
  
       “目前新型零部件技术的壁垒尚未形成,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为进入者提供了机会,也为中国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陈清泰分析, “要抓住时机,针对系统软件、车载芯片、功率半导体等 ‘卡脖子’环节,下大功夫,力争一项项突破,成长出一批实力强大的新型零部件公司,培育出更多的 ‘小巨人’,做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可控,打牢我国新型零部件的基础。”
  
       “这一次汽车革命并不是独立进行的,与其并行和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随之而来,汽车供应链和价值链重构都获得了新的机会。为此,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实现技术、规划、政策和法规协同,最终实现有序推进。”陈清泰建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也认为,跨界融合是发展的新趋势,电力驱动、智能网联、共享出行,将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它会涉及能源动力、企业的研发制造,因此在产业规划当中特别提出了要构建新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清洁能源体系、信息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联合攻关基础、交叉关键技术,整体提升汽车产业和关联产业融合创新的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和信息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汽车和能源双向融合,以及汽车和交通的跨界融合。”万钢表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分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动向、新变化时提到,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汽车与交通出行领域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有效化解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苗圩认为,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应用和规模化发展需要多维度整合资源,需要加速产业生态的建设。我国在这方面具有制度、市场空间、技术等优势,可以为产业创新发展抢占先机、创造更多的机遇。同时,他提醒,挑战也时刻存在,最主要体现在芯片、操作系统、安全三个方面。
  
       如何才能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苗圩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加强组织的协同。二是支持企业的跨界融合,加速关键产品的落地和质量的提升。三是适度超前建设5G网络,大力推动共建共享。 “我们在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列,下一步就是应用场景,要充分考虑到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车联网的发展带给5G的发展机遇。”苗圩表示。
  
       品牌向上倒推行业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一系列的决策部署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开启新格局。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球汽车厂商市值前20名中,新能源车企占了5家,除特斯拉之外,其他4家全部来自中国。以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为首的头部车企及电池企业,正在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2020年3月,比亚迪推出全球首创的刀片电池,号称将电动汽车安全提升到新高度,也带动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介绍,比亚迪搭载刀片电池的首款车 “汉”,自7月上市以来,连续5个月销量攀升,在12月突破了1.2万辆,累计销量突破4万辆。 “在成功投放 ‘汉’以后,8月我们又推出了2021款唐、9月上市宋PLUS、12月下线了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实现产品持续热销,品牌逐步迈向中高端,电动汽车销量连续8年中国第一。”
  
       “过去,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可以做得非常好。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一定会诞生世界著名的新能源汽车名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
  
       来自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基于全新纯电驱动平台设计的车型成为主流,中国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占比超过了50%,部分企业产品实现了批量外销。”“未来,发改委将大力推进品牌化,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和创建中国汽车知名品牌,充分利用 “中国品牌日”活动平台,提高中国汽车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增强品牌国际竞争力,逐步改变中国汽车出口占比长期偏低的格局。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组织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开展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装备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塑造一批世界一流的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表示。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