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司宾太克
功能部件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功能部件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功能部件网> 行业资讯> 和德国日本相比,中国机器人发展得怎么样了?
和德国日本相比,中国机器人发展得怎么样了?
2018-11-29  来源:-  作者:-
  
     全球机器人市场正成为各路资本和企业“抢滩”的风口。按照在8月15日~19日举办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公布数据,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98.2亿美元。
 
  在这块巨大的蛋糕中,中国机器人市场2018年规模预计达到87.4亿美元,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机器人专利较少、本土品牌占据市场份额不高等问题,仍然是国产机器人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今年,“人机协作”成为业界人士口中的高频词。“因为技术的突破和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进入2.0时代。”在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曲道奎看来,机器人的衡量标准,在由过去的机器设备指标变成“自主决策”等能力。
 
  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喜与忧
 
  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及研究人员共同编制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298.2亿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5.1%。其中,工业机器人预计为168.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预计为92.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预计为37.5亿美元。
 
  201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7.4亿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达29.7%。其中,工业机器人预计62.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预计18.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预计6.7亿美元。
 
  曲道奎提到,中国从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7年又创造历史双新高:市场容量超过14万台、平均增速接近60%。而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Karel Eloot更是认为,中国与日本、德国等相比,在机器人的使用密度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各国对机器人都颇为重视,美国提出“机器人发展路线图”、日本提出“机器人革命”战略。
 
  “目前根据不同的发展战略,各国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竞争也十分激烈。”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Jeff Burnstein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么,目前中国本土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如何?曲道奎提到,对比去年中国本土机器人和国外机器人的占比情况可以发现,本土品牌在坐标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方面占据了主要的优势,但scara机器人和多关节机器人实际上还是外资品牌占到主导地位,几乎占据超过80%的市场。
 
  此外,Karel Eloot称:目前中国仅持有不到1%的工业机器人专利,占据较多低端市场份额。800多家机器人公司中,大多做系统集成缺乏产品原型,需要直面上述挑战才能爬上价值链上游。

  “人机协作”为现阶段关键词
 
  还有很多“短板”尚需追赶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与全球共同经历这一个重要变迁,本土机器人能否抓住新机遇?
 
  “因为技术的突破和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进入2.0时代。”在曲道奎看来,眼下,机器人在技术上已经实现深度融合。其中重要标志是机器人的标准判定元素,由过去机器设备范围内的速度、精度、负载和可靠性等衡量指标,变成了如今自主的决策能力、运动能力、操作能力和交互能力,这意味着“人机协作机器人”迎来更多的机遇。
 
  曲道奎以工业机器人为例进一步解释称,此前机器人主要的技术构成是机械、电子、软件和控制,而现在机器人和大数据、AI、IOT,包括云计算已经完全融合,新一代机器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新生态系统,也正是基于技术的突破和变化,下一步机器人才会有更高的性能、功能、智能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中就“人机协作”举了几个例子,比如,瑞士abb的双臂人机协作机器人可与工人一起协同工作,在感知到人的触碰后,会立刻放慢速度,最终停止运动。德国库卡(kuka)的协作机器人LBR iiwa可以每秒10毫米或50毫米的速度抵近物体,并在遇到阻碍后立刻停止运动。
 
  Jeff Burnstein称,最近几年,机器人中最大的机会就是协作机器人。2017年底,美国协作机器人数量为6000多台,2020年底可能超过40000台。欧洲机器人协会副主席、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德国总部研发负责人Rainer Bischoff则提到,目前关注的首先是互动式技术,包括人机互动、人机协作。
 
  “据统计,协作机器人大概可以在2021年达到2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而且每年市场的增长可以达到60%。”优傲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Esben Ostergaard则用这样一组数据揭示人机协作机器人市场容量。
 
  “我们希望做出真有用的机器人,不希望机器人是一个噱头,或者是一个‘黑科技’,应该切实在我们身边提供服务。”猎豹移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傅盛给出的机器人公式,是“AI+软件+应用+服务=机器人”。
 
  安全性是“人机协作”的一大保障。曲道奎提到,过去的机器人安全性保障较弱,机器人和劳动者必须分离,而随着人机协作和共融,安全也成为协作机器人能否走向市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眼下机器人已成为IOT(物联网)产品,网络安全也十分重要。
 
  对于2.0时代,Karel Eloot则提到,协作机器人进一步发展也要关注到生产线的改造,“如果生产线不改造的话,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太昂贵了,因为机器人可能只用20%的能力”。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