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洛阳龙头企业引领示范 将机器人打造成为王牌产业
洛阳龙头企业引领示范 将机器人打造成为王牌产业
2016-8-31  来源:转载  作者:-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其研发、制造、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纵观今年上半年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可谓有特色、有亮点、有突破。上半年,全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7%。

  


       就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曾强调,要发挥自身优势,将洛阳科技研发实力雄厚、装备制造业基础扎实、配套能力强等各方面优势汇聚起来,促进产业的集约集群集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把握行业话语权,培育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龙头企业引领示范

       在近日举行的全省消防部队供水能力建设现场会上,我市消防支队的两台消防机器人备受关注。

       这两台消防机器人针对特殊火场特点设计,装有摄像头,具有载重量大、越障能力和机动性强、流量大、射程高等优点,可载重500公斤,能采取多种喷射方式进行火灾救援,可谓“消防神器”。

       消防机器人正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的“机器人家族”成员之一。作为大型企业,中信重工充分发挥多年来在装备制造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创新活力,积极进军特种机器人领域,成为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代表和佼佼者。

       目前,中信重工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其推出的履带式机器人平台、水下机器人平台、巡检机器人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消防、市政排水管网巡查、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井工非煤矿山、井工煤矿等多种高危和特殊环境。

       中信重工是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已从几年前的“星星之火”发展到如今的“燎原之势”。目前,全市已有100余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相关产品的研发及生产。

       重点领域多有突破

       一块块手机盖板玻璃依次经过自动检测设备,几秒钟后屏幕显示出检测结果,随后机械手将合格、不合格产品分放至不同位置……

       这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研发的手机盖板玻璃自动检测装备。该装置面世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将对手机盖板玻璃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我市引进的一家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围绕我市优势产业,依托自身的技术积累与核心技术,在多个领域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工作。

       集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出现多面开花之势,在重点领域多有突破,涌现出一批优势企业和潜力企业。

       在自动化控制、光机电一体化综合设计、视觉系统设计、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中信重工、中航电光设备研究所、中重自动化、轴研科技等一批企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一拖开创、德平科技、沃德福机器人、中冶重工、圣瑞机电等一批企业在上下料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领域实现了制造或系统集成应用的突破;在大功率高压变频器、机器人专用薄壁轴承等基础零部件制造领域,我市部分企业已走在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培育企业30家,潜力企业20家。

       瞄准高端后劲十足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2996台(含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自主品牌机器人产销量为22257台,同比增长31.3%。

       毫无疑问,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时期。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三五”时期要实现“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我市是全省唯一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十三五”是决定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年我市出台的《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作为积极培育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力争到2020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15年的690亿元增长到2000亿元。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落实现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相关扶持政策,继续推进“机器换人”计划,推动我市本地机器人的应用和产业化,提高企业生产和运行效率,通过示范应用促进机器人产业规模壮大。同时,我市还要积极推进产业招商,争取引进更多行业优秀企业落户洛阳,带动我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洛阳日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