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机器人产业园热潮:在“试错”中寻平衡点
机器人产业园热潮:在“试错”中寻平衡点
2016-12-20  来源:转载  作者:-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一拥而上”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的状况也成为业内备受争议的话题。

     记者发现,全国各地均有中型及大型城市地方政府主导,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与此同时,一些关于产业园低水平建设、同质化、泡沫化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不过,在2016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中,记者也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佳表示,一些低水平的建设过程必不可少,如果产业园建设能在“试错”中找到平衡点,也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总经理刘雪楠表示,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但是从未来的市场容量来讲,机器人产业园的数量其实并不多。

     发现“错了”自然会慢下来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全国范围内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包括机器人产业基地、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等不同称谓)共有25座;提出产业园建设规划、处于筹建中的则有7座。

     在机器人产业园建设的过程中,关于机器人产业的同质化、水平建设低等问题也日益出现。也有人称企业人产业开始逐渐步入“风电、光伏”的老路,而在2014年,曲道奎也曾提到机器人行业是“企业热、政府热、全民热”。

     不过,随着产业的变革,业内人士对机器人产业园的态度也逐渐改观。何敏佳向记者表示,低水平也有低水平的应用空间,开发出来的技术和产品也会对应不同的行业去消化,重点是通过自然调节,在整个产业的生态发展中找到平衡点,如果发现“错了”自然会慢下来,进行灵活调整。

     而在今年11月末,芜湖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东也曾回忆:“记得2014年刚担任机器人产业推进组组长时,我感到机器人产业面临零部件成本很高、跟国际一线品牌的水平差距很大、在系统集成方面积累的工艺数据少、在应用方案上不够成熟等多方面的困难。”

     不过,变化正在发生,根据张东的描述,目前芜湖机器人产业园核心零部件,RV减速机、伺服电机、驱动控制传感器等都在国家的支持下实现了国产化,并达成了“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三方面的互动。

        关键的时候学会“刹车”

     在曲道奎看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共同努力和资源集聚,需要全国各地政府区域投入、引入资源,引领不同的社会要素加速产业的发展。
  
     何敏佳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有足够大的消费市场,通过建立产业园的方式改变生产方式、改进工艺结构、通过创新满足升级需求,是对行业的一种提升。

     刘雪楠称,由于各个区域的配套资源千差万别,因而每个地方的动力和结果也有明显的差异,产业园的建设不可或缺。

     曲道奎亦坦言,不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等,都存在“跟风文化”,机器人产业园全国“遍地开花”的现象也的确存在,但是随着产业日趋成熟,企业“拍脑袋”的决策寥寥无几。“现在不怕竞争就怕恶性竞争,不怕建设就怕低水平的建设。”曲道奎进一步强调道。

     曲道奎还认为,政府对某些已经失去市场竞争力的机器人企业进行资金补贴和支撑很容易搅乱市场秩序,使得企业恶性竞争。产业园的大方向没有错,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学会理性判断,关键的时候学会“刹车”。曲道奎也提醒,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和特点来制定自身的机器人发展战略。

     在刘雪楠看来,从未来的角度着眼,机器人产业园一点都不多,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有效运营,同时对鱼龙混杂的产品做出有效甄别。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