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 销量远远落后“四大家族”,国产工业机器人到底差在哪?
销量远远落后“四大家族”,国产工业机器人到底差在哪?
2018-7-17  来源:-  作者:-

  
  写在前面
 
  尽管近几年来国产工业机器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用户在选择产品时,如果不是特别注重成本,还是会优先选择发那科、abb、安川、库卡等四大家族的产品,这一点从每年的销量报表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两者产品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控制器:没有核心算法
 
  业内很多人都说,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几大核心零部件中国内外差距最小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国始终未能掌握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器的核心算法,导致国产工业机器人“大脑”不够聪明,在稳定性、故障率、易用性等关键指标远不如四大家族。
 
  控制器是影响机器人稳定性的关键部件,而软件相当于语言,把“大脑”的想法传递出去。要将语言表达准确,就离不开底层核心算法。多年来,“四大家族”对核心算法一直处于秘而不宣,导致国内企业难以看透控制器核心算法的精髓。
 
  正是由于核心算法的缺失,因此就算伺服系统、减速器等零部件购买国外的产品,国产工业机器人依然在精度、稳定性等方面赶不上国外的产品。
 
  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应用,国产工业机器人尚可使用,但是如果想要应用到航天航空、军工、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就难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伺服系统:算法也是一个问题
 
  机器人完成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核心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三方协同作战。伺服系统由于核心算法跟不上,导致响应速度会比国外产品低很多。就单台伺服系统来说,国产机器人精度还算不错,但高端机器人一般同时有6台以上伺服系统,再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就很难取得想要的控制效果。
 
  通过底层算法,国外核心控制器可以通过伺服系统的电流环直接操作电机,实现高动态多轴非线性条件下的精密控制,因此“四大家族”的机器人响应速度更快、定位更准确。未能掌握核心算法,就相当于一个思想健全但是语言表达有障碍的人,始终无法用语言正常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问题反映到工业机器人上,就成为稳定性不高,故障率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减速器:技术要求高,装备达不到要求
 
  虽然近几年来国内在机器人用的精密减速器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谐波减速器已经有量产的产品,但是说到能替代进口,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国产产品在精度和寿命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有专业人士表示,减速机的发展依赖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提高,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减速机和伺服电机对轴承、齿轮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国内材料也无法满足机器人的要求,而齿轮的加工精度取决于高端数控机床的能力,与数控机床等设备的精度密切相关,在数控机床领域,中国尚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加工工艺的差距涵盖了基础材料和制造工艺水平两方面差距。
 
  目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减速器企业,大多都是投入大笔资金购买国外的成熟专用机床。
 
  国外企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技术沉淀,对于工艺的理解和功能的优化并不是国内几年时间就能追赶上的。工艺软件开发不足,也导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综合竞争力薄弱。如果核心算法、减速器、工艺软件等方面得不到重大性突破的话,国产工业机器人始终会受制于人。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