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机器人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机器人> 行业资讯>后疫情时代:智能制造“柔性”化作“硬实力”
后疫情时代:智能制造“柔性”化作“硬实力”
2020-7-27  来源:--  作者:-
 
       “疫情背景下,具备柔性化生产特质的智能制造让企业可以在短期内重建一条个性化生产线,推动产品快速更新迭代。智能制造将发挥巨大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说。
  
       25-26日,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人工智能发展成热点议题。王耀南2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接下来智能制造机器人将继续向智能化、柔性化、灵巧化、协作化方向发展,以适应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形成中国制造“硬实力”。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品缺口大,考验着供应链的应变能力。借力大数据与物联网,包括生产计划重新安排、原材料库存调度、物流计划调整等,都实现了快速协同。而通过柔性生产实现高效复工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智能制造的一大特点是‘有柔性’。”王耀南举例,“疫情期间,我们团队研制了医用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医用物资配送机器人等系列防疫机器人,免费赠送医院使用。从过去面向生产线的物流机器人到防疫机器人,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可实现‘变身’。”
  
       他介绍,智能制造采用工业互联网技术,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可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要高度重视智能制造,机器人、互联网络、人工智能三者相加可形成一条完整的智能制造产线。”王耀南说,智能制造的特征是有针对性地生产市场需求产品,必须通过“需求”来驱动产学研用。
  
       针对当前智能制造领域短板,王耀南表示仍有诸多挑战性问题亟待解决。“有的企业想应用智能制造但没有技术,有的地方政府想推广智能制造但找不到合适的企业,有的研究机构技术不一定适用于企业生产……只有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才能在未来发掘智能制造的更大潜能。”
 
  
       他提到,如此次大会举办地杭州,近几年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发展都走在了国内前列。“这也会吸引到大量的研发队伍、优质企业进入到杭州,为打造数字经济注入能量,是一个良性循环。”
  



       (来源:中新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