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螺纹加工机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螺纹加工机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螺纹加工机床网> 行业资讯>疫情有望加速制造业机器人换人趋势 国产化孕育机遇
疫情有望加速制造业机器人换人趋势 国产化孕育机遇
2020-3-8  来源:天风研究  作者:-
 
       ※ 2019年第4季度以来制造业有所复苏,疫情短期或将扰乱节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月制造业PMI为50.0%,环比小幅回落0.2pct,位于临界点。从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为52.9%、50.7%和50.5%,分别高于制造业总体2.9、0.7和0.5pct,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自2019年9月以来扩张步伐持续加快。
  
       ※ 机器人替代人力有望加速演绎,长期看好制造业自动化率提升
  
       短期需求受到抑制,制造业库存周期复苏遭扰动,但需求并非消失而是递延。回顾2003年的“非典”,非典爆发期工业增加值短暂回落,对制造业库存周期复苏节奏造成一定扰动,但全年看需求并未消失而是递延。中长期来看,国内自动化设备需求后置,肺炎或将催生旺盛机器换人需求。复盘非典,疫情短期影响机床生产节奏,但需求保持一定刚性。
  
       ※ 制造业机器换人空间广阔,预计未来年化需求有望达到18.6万台
  
       工业机器人行业在2018、2019年经历下滑,两年增速分别为-1.37%、-6.10%。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在2017年新增量巨大,增速高达79%,当年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后续两年的行业需求,因而导致了这两年行业在高基数之下有所下滑。但我们认为行业本身仍具备一定投资价值。第一,行业体量大,根据IFR统计,工业机器人2018年在中国销量为15.4万台,市场体量达到了6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30亿元,销量占到了全球市场的37%。第二,尽管2018-2019年出现下滑,行业中长期仍存在成长基础。我们认为:行业的长期驱动因素:人力成本大幅提升,工业机器人相对于人力经济性显现;短期因素:以PMI、汽车制造产成品存货等衡量的短周期对工业机器人销量构成一定冲击,而到了2020年下游有望迎来补库周期。
  
       ※ 竞争格局:国产化空间广阔,孕育龙头成长机遇
  
       工业机器人行业除了长期具备成长性,国产化空间广阔是又一看点。以汽车为例,汽车行业是外资机器人具备显着先发优势的领域,汽车在海外的发展历史久远,外资机器人在这一行业的经验积累及客户渠道远比本土机器人有优势,本土厂商较难进入该行业供应体系。而在多个新兴领域的机器人应用,外资机器人先发优势不明显,本土机器人有望借助性价比及服务优势打开市场。
  
       ※ 投资建议:精选具备集成优势+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龙头厂商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较长,涉及企业众多。我们认为在这条产业链中,真正能够帮助本土工业机器人实现根本突破的是上游的减速机、伺服+控制的进步,以及本体制造+针对高新技术行业(汽车、电子、新能源、光伏等)集成能力的提升,而非单纯的本体制造商或者贸易/代理商。机器换人的根本驱动力是其相对于人工的经济性,上游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成本降低是实现手段之一,集成商在其擅长细分行业的不断积累及提升是实现手段之二。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数控机床市场网(www.skjcsc.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67042634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