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二楼的风口:机器人创业如何长远狙击
二楼的风口:机器人创业如何长远狙击
2018-5-4  来源:-  作者:-



       雷军在做小米之前,就深刻反思了硬件创业和软件创业的区别,他说:软件创业讲究小步迭代,要善于从市场获取方向,别太过相信“真理”,善于知错就改;而硬件创业恰巧相反,从市场发现需求是必要的,但每天都从市场听取呼声,也会出问题,因为你没有时间做一款成熟的产品,所以硬件创业讲究一战定输赢,它的长周期、高成本决定了你选定方向后要快速做出东西来,这才是硬件创业的方法论。
  
       二楼的风口:机器人创业如何长远狙击
  
       同样,这样的反思也适合今天的机器人创业。很多人说机器人创业听起来很高大上,属于二楼创业,但面对市场和资本的考验,机器人创业仍在太上老君的丹炉里锤炼着。从市场来看,不管是机器人创业还是软件创业,其经历的都是一样,该走的路还是要走的,该趟的坑还是要前仆后继的趟过去。
  
       对此,已获得熊猫资本、老鹰基金、启迪资本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的史河科技创始人许华旸表示,机器人的发展除了遵循创业本身的规律外,更会尊重市场的发展。他指出,机器人行业在未来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机器人辅助,集群化作业,智能型生产。如何在正确的时间走好这三步,才是我们创业成功的关键。
  
       机器人辅助
  
       所谓的机器人辅助,就是目前我们经历的阶段,通过机器来辅助人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比较简单,重复性较高,解决方案很明确。比如我们在银行看到的服务型机器人,能解答顾客一些简单的问题,这就是机器人辅助人的典型案例。从辅助的角度来说,我们用的手机、扫地机器人、电脑、空调、汽车等,都可以归为机器辅助,只不过有些功能单一有些功能复杂而已。
  
       许华旸认为,从目前科技的发展来说,机器辅助将在未来5到10年都处于主导位置,代替人做更多高重复性的事情。为什么会是这么长时间呢?他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机器人代替人做很多事情,只要这些事情难度不大,而且能从程序上实现,那么机器人单独完成它就没问题,现在我们对机器人的要求,往往期待太高,想让它无所不能,这首先要从程序算法上突破。
  
       第二个是协同,那么协同带来的难题就是机器人足够聪明,那么协同他的其他设备也应该有优秀的智力水平,这样才能“沟通”,达到更好的协同,从这点上来说,机器人变得聪明已经众望所归,但让你的门、桌子、灯泡也聪明起来,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说,在未来5到10年内,机器人辅助将会是整个机器人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创业的商业模式需要单点突破,选中某一个领域让机器人辅助和部分替代人工。比如现在的巡检机器人,代替的就是人工巡检站点、机房等,达到的目的只是监测数据,如发现数据异常,会起到报警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机器人巡检并不具备人工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只是替代了人工做检测和报警的事情。我们的扫地机器人,它做的就是代替家庭主妇完成地面的清扫工作,如果遇到香蕉皮这样的垃圾,它是无法完成清扫的,但它足够让用户轻松下来,这就是机器人辅助的阶段。
  
       机器人集群化
  
       辅助化后就会到集群化阶段。机器人集群化就像是一群人做一件事,但彼此分工不同。集群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不同机器人有着不同的功能,就像是一个球队,有前锋、中锋、后卫、门将,这些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在一起,协同完成一个流水线,比如生产一辆汽车。
  
       那他们怎么去协同呢?这就是集群化的第二个特点:软件后台系统。通俗的说软件系统就像是球队的教练,进行战术指导,在赛前告诉每个球员该干什么,怎么完美的配合,赢得这场比赛。特斯拉的无人工厂也许就是大家理解集群化的一个典型案例,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的组装,各个环节总共有超过150台机器人参与工作,除了少量零部件外,几乎所有生产工作都自给自足。
  
       但许华旸在这里强调说,特斯拉的集群化,仅仅是最初级的集群化,它是一条生产线上的不同工序而已。真正的集群化,应该达到管理、生产、销售的集群化,这三部分组成了真正了后台管理软件。
   
       比如一辆原材料的车从大门进入,门口的安检机器人就会对它身份进行核实,正确才通过;然后这些原材料进入质检工序,由质检机器人进行质检,合格就会进入下一个流程,不合格的质检机器人就会把数据传入系统,系统会在供应商的诚信值上进行减分;当原料进入到生产阶段时,就会出现特斯拉生产线上那样,多个机器人在不同工序上进行协作;最后仓库分拣机器人进行分配出库......
  
       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数据都会汇总到总系统,系统会分析采购商的采购情况,比如某个地区采购公司的饼干产品较多,那么系统就会根据这个地区特点,让机器人专门调配配方,甚至是为这个地区生产专门的产品包装,来达到更好的销量……
  
       集群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机器人从单一功能向组织功能进化,单一功能就是协助人的模式,可能是一个机器人就能完成一件事,但形成组织化后,就是多个机器人完成一套模块化行为,比如质检、组成、打包等,只不过每个模块化行为都在一套人为设定的系统下,通过事先的算法进行流程化操作,这也表明,整个机器人行业,软件将是行业竞争的核心武器。
  
       智能型生产
  
       最后是机器人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机器人就像我们今天担心的那样,拥有了人的智慧。在今天,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更准确来说,应该是机器智能,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来让机器人变得聪明。
  
       史河科技合伙人兼CTO王志超说,机器智能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差别在于,产生创意的方式。机器智能是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产生的,比如最近比较火的小米音箱,它很多好玩的回答,其实是在预先设置的语句库中进行筛选推荐的,属于物理性创新,物理性创新只是改变了基本单位原来的形状和组合方式,把积木从一只船变成了一栋房子,组成的积木块这个基本单位并没变。
  
       而人的创新是化学性创新,比如从蝙蝠蒙眼飞行到发明雷达通信,这种完全从0到1的创新,是人类独有的创新。在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在解开人类智力之谜之前,机器人是无法变得比人还聪明的,这也就意味着今天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并不是以人的思维在进行思考。
  
       在未来,智能型生产将是智能制造的领头军,当机器人拥有更高的智慧,那么集群式作业的方式可能就要瓦解,集群式作业优点在于各个工序的高效连续性,智能型生产除了高效连续性,更大的优点是最优分配资源,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增减各个环节的机器人,此时的机器人也不会像辅助阶段时算法固定、功能固定,而是可以多算法、多功能的转换,系统根据整个情况最优配置资源,更智能化的生产和销售。
  
       最后许华旸说,机器人行业的创业,要做好软件+硬件的双核准备,硬件是天花板,很多人都能摸到,而软件部分才是机器人的护城河,是机器人长远狙击的点。但硬件是基础,是软件的载体,纯粹的软件很难落地,就像是没有深埋入土的篱笆,风一吹就倒了,只有通过硬件深深的扎入土中,才能有生命力。
  
       这里我们看一个数据,根据兔岛在线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3月,全国机器人公司已经达到6874家,但真正有研发能力的公司预估还不到一成,有生产能力的就微乎其微了,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状况呢?就像我们标题写的,机器人是二楼创业,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机器人创业的要么是浸润行业很久的老兵,要么是硕博级别的工科男,这个技术门槛直接封住了一楼入口,形成了二楼创业的局面。
  
       但从长远来看,机器人行业拼的还是软件的创新,也许在5年后,人的智力被攻破,那时机器人行业将会是翻天覆地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不是硬件上的突破,而是软件层面的突破。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