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司宾太克
功能部件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功能部件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功能部件网> 行业资讯> 低价者搅局,国产工业机器人还能“高走”吗?
低价者搅局,国产工业机器人还能“高走”吗?
2018-12-3  来源:-  作者:-

  
  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但国产工业机器人近来频频爆出的“低价产品”不禁令人惊呼,这些企业不用赚钱吗?还是准备“曲线救国”,先抢占市场再填满腰包?亦或是,低价者春天已来?
 
  低价狂欢
 
  去年以来,国产机器人本体厂商价格战正式打响。2017年年底,伯朗特推出六轴机器人裸机28500元,随后,尔必地推出28000元的六轴机器人,广州启帆协作机器人定价39000元,天太机器人3000元以内的scara机器人,慧灵科技8000元以内的协作机械臂……
 
  除了六轴,火爆仓储物流领域的AGV机器人“战况”同样激烈,一直以来,AGV机器人的价格在几十万到一百多万不等,然而,目前已有公司表示要将AGV机器人的价格降到3万元以内。
 
  今年7月,深圳聚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将旗下SCARA机器人整机定价为19900元,将国产机器人低价竞争推向了最高潮,其这一行为被行业内评论为“一场自杀式的突袭”。
 
  事实上,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价格战在所难免,但是当产业并未成熟时,价格战只能是一场“损人不利己”的恶战。
 
  合理的利润是企业生存的保障,低廉的价格使得企业毫无利润可言,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将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研发创新,最后只能全面失掉竞争力,直至消失。
 
  同时对于部分国产机器人企业来讲,这一现状将其拉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来自国际机器人企业高质量产品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来自国内“自杀式”企业低价扰乱市场的压力。
 
  某种程度上,低价也意味着产品只能运用在一些比较低端,诸如搬运、码垛、上下料等领域,然而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科技产品,产品低端化显然是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的,就汽车、3C电子等应用行业来说,企业追求的是产品的可靠性,而不是单纯的价格优势。
 
  然而,低价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对于中小型的终端企业来说,高昂的机器人价格往往是阻碍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的关键因素,机器人采购价格越高,企业承担的改造风险也就越高。
 
  价廉者如何物美?
 
  低价机器人需要源头的成本把控,因此掌握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势在必行。对整个机器人行业来说,核心零部件始终是发展的基础,地基不稳,看起来华丽的高楼也必将倒塌。
 
  聚友光机周伟就表示:“即使SCARA定位在19900的标准上,公司仍然有一定的合理空间。我们已经掌握了传动的核心(谐波减速器),并且在设计时考虑了一体式花键丝杆在量产时的成本与交期均不可控,再加上卡诺普的支持,所以整体来说成本管控比较好。”
 
  据起点机器人网观察发现,国产第一梯队工业机器人品牌,基本上都围绕着机器人核心部件进行拓展,通过技术研发、资金扩张等,掌握着机器人生产的主动权。
 
  以埃斯顿和埃夫特为例,埃斯顿依托公司20多年伺服电机的优势,率先实现了机器人伺服的生产,使用到自己的机器人中,此外,机器人控制系统也率先研发成功,并量产使用;去年6月,埃夫特收购了意大利控制器生产商ROBOX,后者创立于1975年,主要为机器人和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和生产电子控制器和编程语言等,此举表明了埃夫特布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重大决心。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而能够争取到客户的唯一方法是产品技术的不断提升,一味地降低价格,只能打乱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赵杰指出,近几年机器人的发展都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未来,要从市场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低水平重复的局面,向中高端市场迈进。
 
  目前,部分企业片面地将产品价格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事实上,单纯地追求低价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产品性能一致时,价格才具有可比性。

  小结
 
  由于国产机器人进场较晚,想要实现对外资品牌的全面赶超目前还不现实,唯有在产品和服务上苦下功夫,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此外,瞄准细分领域,做专做精才是突围之道。
 
  赵杰教授还表示,根据近几年的进出口数据可发现,随着国产机器人性能不断提升,整个进出口机器人的平均单价是在逐渐下降的,而国产工业机器人从2016年开始,平均单价是在不断回升的。这一事实很好地反驳了一些人“只有低价才能卖出去”的观点。
 
  追求性价比是市场不变的定理,对于性价比而言,产品性能始终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适当压低价格有利于产业化、规模化,但价格过低,产品质量不过关,只能打乱整个产业链的平衡,甚至扼杀产业。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