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创新解决方案赢得大宗订单:博世将为cellcentric提供燃料电池部件
2021-6-18 来源:博世 作者:-
. 博世与cellcentric(即戴姆勒卡车公司和沃尔沃集团各持股50%的燃料电池合资企业)签订长期协议,为其提供集成功率电子的电子空气压缩机
. 应用于重型卡车及其他道路以及非道路的燃料电池系统
. 预计将于五年后实现大规模量产
德国斯图加特——燃料电池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与应用。博世获得了电子空气压缩机(集成功率电子)的大宗订单,这是博世在燃料电池领域新的里程碑。其电子空气压缩机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氧气供应。博世集团已经与cellcentric签订了长期协议,为其供应这一高科技部件。
cellcentric是由戴姆勒卡车公司和沃尔沃集团各持股50%的燃料电池合资企业,主要业务范围覆盖燃料电池全价值链。与博世一样,该合资企业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助力2050年可持续交通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电子空气压缩机将作为cellcentric燃料电池系统的一部分,未来将应用于重型卡车和固定式燃料电池。预计将在五年后大规模量产。

01 博世电子电力空气压缩机
燃料电池助力商用车实现碳中和
在燃料电池中,氢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水和热量。燃料电池使用“绿氢”,即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可支持车辆实现碳中和。电子空气压缩机为系统按需供给过滤后的空气,是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博世在电子空气压缩机开发上做了大量投入。比如,我们有15个跨领域团队致力于电子空气压缩机的产业化进程。”博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Uwe Gackstatter博士说道。博世提供两种功率等级的空气压缩机:分别是20千瓦和30千瓦。30千瓦级空气压缩机的额定电压范围为450-850伏,而20千瓦级的额定电压范围则在250-450伏或450-850伏。空气压缩机转子的转速超过10万转/分。“高速电机与集成式控制器的整合,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并便于系统集成。”Gackstatter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碳化硅在博世功率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使得系统更为高效,而这也是cellcentric所看重的。

02 电子空气压缩机将作为cellcentric燃料电池系统的一部分
高科技产品确保就业
对空气压缩机而言,最大的技术挑战在于如何将带有空气轴承和功率电子设备的高速电机从小规模定制扩展到大规模量产。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与商用车柴油喷射系统相当,可支持带动就业。“潜力巨大的燃料电池系统部件确保了博世洪堡工厂的就业稳定”Gackstatter说。
博世正在开发车用和固定应用的燃料电池
博世相信,氢这一能源载体具备无限前景,并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投资。从2021年到2024年,博世计划在车用燃料电池上投资约6亿欧元,并在用于发电和供热的固定应用燃料电池上投资4亿欧元。在车用燃料电池领域,博世的产品一应俱全,覆盖从单个传感器到核心零部件,如电子空气压缩机和电堆,以及整套的燃料电池动力模块。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载重汽车的制造解决方案:埃马克展示适合商用车领域大型制动鼓的紧凑型制造解决方案
- target=_blank> 3D扫描可大幅提高叶盘铣削过程的精度和效率
- target=_blank>新能源时代,研华科技为锂电企业筑牢品质护城河
- target=_blank> 数控系统在船用柴油机曲轴加工中的应用
- target=_blank> 汽车零部件加工中刀具的运用实践研究
新闻资讯
| 更多
- target=_blank>载重汽车的制造解决方案:埃马克展示适合商用车领域大型制动鼓的紧凑型制造解决方案
- target=_blank> 【雷尼绍】3D扫描可大幅提高叶盘铣削过程的精度和效率
- target=_blank> 肯纳金属推出HiPACS系统,一步完成航空紧固件锪窝钻孔加工
- target=_blank>优秀的刀具设计可最大限度提高自动生产线机床的性能
- target=_blank>Supertec 选择 NUM 技术用于其最新的 CNC 外圆磨床
- target=_blank>【雷尼绍】全面提升定制化机床的质量管控效率
- target=_blank>立式五轴数控机床机电优化方法研究
- target=_blank>瓦尔特整硬铣刀MC128 Advance(超强)和MD128 Supreme(致强) 系列
- target=_blank>机械主轴轴承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 target=_blank>秉承工匠精神书写智能制造—访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