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助力黄黄高铁智能建设
科技日报讯,将北斗定位技术引入测量装置,并用于高铁施工中,以提高高铁施工工艺和质量,这是“中国北斗”和“中国高铁”两张国家名片的一次深度融合。这个“强强联合”的故事,发生在湖北黄冈至黄梅段高铁的建设过程中。4月22日,黄黄高铁开通运营。
在几年来的建设中,公铁两用高空作业车、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接触网智能检测小车等,为黄黄高铁的智能建设添加了“新动力”。“新建的黄冈至黄梅铁路全长125.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一条高标准、高密度、大能力的高速铁路。”黄黄高铁施工负责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黄黄项目经理王林说,“接触网施工参数一体化测量装置”将北斗定位技术引入测量装置,大大提升了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该装置集北斗定位和红外扫描功能于一体,能简便快速地完成接触网支柱限界、基础高程、跨距、承力索高度、拉出值等参数的测量、记录及传输,使测量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为后期腕臂、吊弦参数计算、安装提供精确数据。
这种一体化测量装置是首次基于北斗定位技术自主研发的高铁接触网参数测量装置,这次运用在黄黄高铁施工中,为高铁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保障。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国产首台直径16米级盾构机成功下穿特级风险源
- target=_blank>计划投资500亿元,新疆布尔津多能互补能源大基地建设启动
- target=_blank>中铁装备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争先号”整装待发
- target=_blank>三德科技2021年净利8632.97万元,增长21.47%
- target=_blank>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