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竣工
中国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红轨”9日在位于"稀土王国"江西省赣州市的兴国县顺利竣工。当天上午,一辆红白色相间、车头两侧印有“兴国号”的磁浮列车,从起点站缓缓发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内的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参与首趟试乘体验。干勇指出,“红轨”是继常导电磁悬浮和超导悬浮的磁悬浮技术后,开辟的第三条磁悬浮技术体系,是永磁悬浮技术与悬挂式单轨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稀土永磁材料的特殊性能,实现了零功耗的重载永磁悬浮,具有绿色、智能、安全、经济 的显著特点。
据了解,“红轨”系统的研发历时九年,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永磁磁悬浮空轨具有非接触、悬浮运行的特点,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声低,也更为节能环保。”在“红轨”技术首席专家、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看来,“红轨”试验线的建成标志着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诞生。此次建成的试验线南起永丰站(高铁兴国西站),线路正线长度约800米,均为钢构高架线。磁浮列车采用2辆编组,载客能力为座席32个、定员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80km/h。当天的“红轨”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现场集中签约《兴国红轨磁浮二期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等10个项目,总投资114.3亿元。
作为永磁悬浮技术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探索者,“红轨”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有望成为一种全生命周期成本低、性价比优的品质化、个性化、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杨斌认为,“红轨”涵盖新材料、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关信息
- target=_blank>3亿元订单,徐工塔机与重庆钱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target=_blank>我国机器人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
- target=_blank>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急速升温,多家企业驶入赛道
- target=_blank>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实现小幅增长
- target=_blank>三大因素导致集运市场旺季难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