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装备制造有“湘军”:电工电器等产业主业收入超千亿
装备制造有“湘军”:电工电器等产业主业收入超千亿
2016-11-2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这里,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挖掘机,有国内首条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生产线、首个高效光伏电池数字化车间、首个3D打印领域国家级研发平台……
 
  湖南, 2015年装备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91.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分别占全省工业的30.1%、29.7%、31.3%,电工电器、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重型矿山机械等4个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亿元。蓬勃发展的湖南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有力支撑之一。


 
  发展优势产业链,聚焦核心产业集群
 
  11月1日,株洲造的我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中低速磁悬浮快线在长沙安全运营180天,吸引了来自新加坡、奥地利、德国、巴西等近20个国家调研考察。
 
  几乎同时,国内首款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五座活塞飞机山河SA160在株洲下线,飞赴珠海参展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株洲动力,一次次让国人骄傲。
 
  基于此,湖南省提出要将株洲打造成“中国动力谷”。“打造‘中国动力谷’,就是要充分发挥株洲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的传统优势,运用科技成果,将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个涵盖研发、整机制造与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将株洲打造成中国乃至全球产业特色鲜明、享有国际盛誉的‘动力之城’。” 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说。
 
  “中国动力谷”战略的推进,一方面释放了创新能量,引导“株洲制造”向“株洲创造”转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另一方面,企业也从中尝到了 “甜头”:株洲电力机车、城轨等产品出口世界四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20%;山河科技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飞虎无人直升机、罗特威直升机整机下线并实现销售。
 
  湖南的另一装备制造重镇长沙,则定位为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骨干,打造全球性工程机械研发制造中心和国际性工程机械产业展示交易平台。目前,三一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1家工厂,海外销售占比已经达到35%;中联重科成功实现多个海外并购。


 
  创新资金扶持,让资金可用、好用
 
  100亿元,这是长沙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的拟定基金总规模。基金期限为7年,首期规模30亿元。长沙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股权及准股权的方式投向全国范围内优秀智能制造及智能制造技术企业,其中60%以上资金将投资于长沙地区的优秀企业。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介绍,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长沙发布了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动长沙制造业率先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化,率先建成智能制造强市。此次成立100亿元规模的长沙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将在科研、资源等方面支持长沙智能制造的发展,为长沙智能制造企业以及传统的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供支持服务。
 
  除了创新性地联合市场化机构采取基金运作模式支持“中国制造2025”,湖南在资金支持上还有许多做法。
 
  在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计划中,支持了制造强省12个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288个项目,安排资金44979万元,占总支持项目数、资金额的69.7%和79.9%。
 
  在2016年技术改造节能创新专项资金中,支持制造强省12个重点领域技术改造项目345个,安排资金9655万元,支持制造强省项目的资金规模达到资金总规模的70%以上。
 
  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认定奖励制度,努力打破创新产品推广应用难的瓶颈,5年来共奖励376个产品,大大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