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大而不强!工业机器人行业现过热端倪
大而不强!工业机器人行业现过热端倪
2017-5-2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据媒体报道,工信部目前正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以提高准入门槛,严控工业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风险。
 
  机器人大量使用,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特点。统计显示,自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后,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攀升。2014年全国销售工业机器人超5.7万台,增长54%;2015年销量增至6.8万台;2016年机器人安装量更是高达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
  
  专业机构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10.2万台,累计保有量将接近45万台,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不足5%,增至2017年的30%以上;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80万台以上,潜在市场需求价值近5000亿元。
  
  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该《规划》,2020年中国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年产量目标为10万台。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中类。2016年,3C(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中占比分别为30%和12.6%。
  
  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需求,造成了行业出现过热的苗头。据统计,国内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省份有2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区40余个。近两年,机器人企业数量从不到400家迅速增至800余家,而产业链相关企业超3400家。其中,仅浙江机器人企业数量就有280余家。赛迪研究院装备所所长左世全坦言:“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上马的现象在部分地区的确存在。”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近日表示,机器人领域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有专家指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中,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60%以上份额,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市场份额约90%;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90%份额。2016年,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2万台,市场占有率为32.5%,首次突破三成。而在2013年,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仅为25%,其余的市场份额为发那科、abb以及安川电机等外资机器人企业所斩获。
  
  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虽然在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研发上取得了“点”的突破,并已投产,但我国企业在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可靠性仍需持续提升。此外,对焊接、手术医疗等复杂技术的掌握很不够,尤其在感知和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需加速追赶。
  
  专家指出,如何由数量、速度型转变为质量、内涵型,是当前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以广东东莞为例,该地区从事与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超200家,但大多数或购买国外设备集成,或采购国外核心零部件组装,有知识产权的不到1/3。
  
  低端产能过剩,也与各地政府的补贴有关。据赛迪研究院、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单位调查发现:不少地方政府部门或通过补贴用户间接支持,或对机器人生产企业直接给予技改资金、股权投资、首台套保费补助等资金扶持。这些地方扶持政策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诱发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导致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削弱了用户使用自主机器人的信心。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