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行业资讯> 哈工大机器人 迈向大市场
哈工大机器人 迈向大市场
2017-6-22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今天开幕的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上,惠州市政府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签署联合办学合作框架协议。在科交会上,你还可以见识到哈工大带来的68项科技成果。
  
  在科交会展会门口,你将可以见识到萌萌的迎宾机器人,它叫威尔,是哈工大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除了智能服务机器人,哈工大还带来了智能柔性充电机器人、大型仿生飞鸟机器人等不少机器人领域的科技成果。
 
  哈工大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高校之一,依托学校建设了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造了弧焊、点焊机器人等国内机器人领域的第一。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大背景下,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哈工大在机器人领域拥有如此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如何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打破科技成果转化壁垒,哈工大通过打造产业集团面向行业开展技术转移。2015年1月,由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以及哈工大共同组建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启动运行,实现了哈工大机器人技术和人才力量的重拳出击,按照“创新+创业+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集团化运营,快速提升了企业规模,降低了企业边际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这个非常“年轻”的公司,陆续推出20余类、100余种产品,去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跟惠州携手创新共赢的这所工科牛校,在机器人领域如何做到跨越产学鸿沟?日前,南方报业科交会全媒体报道小组来到哈尔滨,前往哈工大和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实地探访。
 
  创造了国内机器人领域多个第一
 
  今年3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108个人形机器人大放异彩,这些名叫“DOBI”的机器人,拥有萌萌的长相、风趣的语言和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还能用“脑筋急转弯”题目考主持人,跟主持人比俯卧撑。
 
  这些机器人出自哈工大40位本硕博学生团队之手,历时一年半自主研发。“DOBI”还是国内首个具备“被动式拟人步态”的机器人,实现了机器人由“蹲着走”到“站着走”的技术革新。
 
  这些哈工大学子能够研发出国内首个具备“被动式拟人步态”的机器人,正说明哈工大在机器人技术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该校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高校之一,拥有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一台电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月球车的诞生地。
 
  哈工大在机器人领域拥有300多项技术及发明专利,专业从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人员超过120人,实验室组建了一支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资深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说起哈工大机器人,该校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路忠峰如数家珍,哈工大研发出完整的系列工业机器人产品,实现了由单机制造到高端成套的重大跨越,壮大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比如研制出从3公斤到300公斤级的系列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负载重量高达40吨的全系列自动引导车(AGV)产品等,其中自动引导车成为国际知名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开创了国产机器人出口的先河等。
 
  哈工大的机器人已经“上天入海”。据路忠峰介绍,作为我国月球车移动系统的副主任设计师单位,哈工大在月球车及其转移系统上取得多项成果,助力“嫦娥三号”圆梦月球;哈工大研制成功“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和深水下特种无刷直流电机,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和深海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哈工大还研制成功国内首台脑外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成功实施手术1万余例,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达2亿元;研制成功仿人机器人多指灵巧手,在驱动内置型灵巧手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研发出系列反恐防暴机器人和警用侦察爬壁机器人列装并应用于多个公安武警部门等。
 
  除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工大牵头联合多个单位成立了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内第一个开放、合作的机器人技术研发与成果共享转化平台。目前哈工大正在组建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
 
  技术成果转化形成近百家机器人公司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位于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其旁边是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地铁1号线途经哈工大校园,当前哈工大正在规划建设沿地铁1号线、环哈工大的“一带一圈”创新创业园区。
 
  走进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厂房內上演“机器人总动员”,这里有电焊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教育类机器人、送餐机器人、机器手、无人机、按摩椅等,机器人种类多样、形态各异,有的看起来“高大上”,有的显得“小而精”。
 
  如何更好地将哈工大在机器人领域的“学”和“研”上的学术优势,转化成“产”的效益优势?
 
  据路忠峰介绍,哈工大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了包括哈尔滨博实、安徽埃夫特两家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在内的机器人公司近100家。其中,哈尔滨博实公司通过校企协同攻关,利用高技术和人才优势,研制出石化粉粒料机器人包装码垛生产线和合成橡胶后处理成套工艺装备,使企业迅速壮大,2012年该公司成功上市。
 
  2015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公司的成立,实现了哈工大机器人技术和人才力量的重拳出击,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实现产业化、集团化运营,改变过去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零散化,很难对产业形成拉动作用的弊端。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以市场为导向,成立了智慧工厂、工业机器人等7个事业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该集团也走向全国、全球,以哈尔滨为总部,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分中心,在重庆、武汉等市场集中区设立销售处,还在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设立办事处。
 
  路忠峰还担任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副董事长,他说,按照“创新+创业+产业”发展思路,集团把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大力打通技术通道和市场通道,着力构建国际化机器人开放创新创业平台,打通全球人才和项目涌入通道。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是政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典型代表。哈工大与黑龙江省、江苏、安徽、山东、天津、陕西等地政府建立了8个产业研究院或研发中心,支撑当地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等发展,比如在哈工大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下,2013年芜湖机器人产业基地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近年来,惠州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根据规划,到2020年,惠州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要达到300家以上,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当前惠州还有不少企业在开展“机器换人”。
 
  在哈工大与惠州携手合作的背景下,今后,哈工大是否可以发挥其在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助力惠州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十分值得期待。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