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床工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分析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   申请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沈阳机床
车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锻压机床 刨插拉床 螺纹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
磨床 镗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检验测量 机床电器 特种加工 机器人

车床

电工电力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 汽车 模具
仪器仪表 通用机械 轨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热门关键字:

数控机床

 | 数控车床 | 数控系统 | 滚齿机 | 数控铣床 | 铣刀 | 主轴 | 立式加工中心 | 机器人
您现在的位置:车床网> 企业动态>格力跨界申请机器人专利:弹奏钢琴的机器人,这次或许不是乱弹琴!
格力跨界申请机器人专利:弹奏钢琴的机器人,这次或许不是乱弹琴!
2020-3-19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
 
       天眼查专利数据显示,近日,格力电器的运营主体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9年11月20日申请的专利——机器人弹奏钢琴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机器人。
  
  
       该专利申请公布日为2020年3月6日,据基本信息显示,该专利可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手动进行点位示教面临的工作量大、步骤繁琐以及准确率低的问题,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弹奏钢琴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机器人,通过将乐谱格式转换成音轨后生成对应的机器人机械点位和弹奏时间,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手动进行点位示教面临的工作量大、步骤繁琐以及准确率低的问题,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障演奏效果。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12月,注册资本约为60亿,法定代表人为董明珠,经营范围包括研发、制造、销售: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风机、包装设备等通用设备等。天眼查十大股东信息显示,高瓴资本持股15.00%,为该公司最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专利数据显示,格力电器的运营主体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共计申请专利近6万项。其中,包括“折叠屏手机”、“机器人”等。
  
       格力机器人
  
       董明珠自媒体在2019年发布对于格力工业机器人的场景展示:
  
       我们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一起来看格力的高端装备发展。在工厂里,格力工业机器人,是助力智能化生产的一把好手,可代替人工完成焊接、装配、筛选、排列、码垛、分拣等多项工作,它们不仅结构紧凑,工作半径大,关节速度高,还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和轨迹跟踪精度,被应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和领域之中,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智能高效生产是本职。
  
  
       在工厂之外,格力机器人还有很有“身份”“暖男咖啡师”是代表。格力机器人化身暖心咖啡师,一台6轴机器人,即可完成咖啡制作、出餐,为你送上一杯专属的科技感咖啡,真正让智能融入生活。
  
       在2019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格力机器人化身“摇滚男孩”,与观众“尬舞”,通过设计“人机互动”的生活化场景,以摇滚舞姿,展现格力高端装备自主核心科技的魅力。
  
  
       格力机器人更是化身“网红乐团”上春晚,与朗朗、周华健、任贤齐同台演绎《朋友》,格力机器人乐队是机器人界的“网红”,经过不断地优化升级,钢琴机器人的演奏手指,采用仿生学人手结构,更灵活更富有表现力。
  
  
       写诗作画这种陶冶情操的爱好,格力机器人一样不落,凭借对速度与精度的双重精准控制,使机械臂带动画笔,实现在纸上写字作画。除开“儒雅书画家”,格力机器人还是“高智棋手”,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配合视觉处理系统,共同组成一套人机互动的五子棋游戏,“行棋无悔”下棋起来一点也不马虎。
  
       如今,格力已拥有近1000种自动化产品,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数控机床、定制自动化设备、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品类,已服务于家电、3C、模具、汽车、电子以及新能源等行业。同时,格力智能装备潜心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三大关键核心零部件。
  
       格力的转型
  
       其实,格力正式开始进军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从2013 年前就开始的。但从2012年,开始格力电器旗下的一个事业部就已经成立,后续从格力电器下剥离成为子公司。
  
       早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就已经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之一,其中智能制造装备更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之一。一直试图在多元领域扩张的格力,就开始布局智能装备市场,在珠海和武汉设立了四个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已覆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10多个领域。不过当时格力制造工业机器人只是其进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尝试,主要也以自用为主。
  
       2016年,格力方面就开始高调表示,在四年时间里,格力完成了内部生产线的自动化。据其高管回忆,在此前,由于新厂房还没有建好,格力电器的子公司—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只能暂居在珠海佳能有限公司的旧址厂房里。略显破旧的厂房里没有电梯。转角处,墙上印有董明珠相片的巨大横幅招呼来访者,旁边写着她的着名宣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而到2017年,格力智能装备已成为拥有近千名员工、产品覆盖工业机器人等10多个领域的装备企业。
  
  
       其2017年公开声明中称,2016年,格力通过自主研发制造的智能装备,整体生产效率提升10.5%。尽管生产的工业机器人70%被格力电器内部消化,但市场总体需求量依然很大,为此,格力已将智能装备产业定为未来发力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处于扩张趋势。而截止2016年底,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安装量才34.9万台。
  
       2017年,在市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格力更是对外表示,正在持续加大智能装备领域的投入,计划2018年造2500台机器人。
  
       有这么大底气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2017年格力电器营收、净利润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净利润高达224亿元,因为2017年是空调业的“大年”,空调行业的快速成长,2017 年中国家用空调产量14350万台,同比增长 28.7%;销售 14170万台,同比增长31%,其中内销8875万台,同比增长46.8%,出口5295 万台,同比增长11%。
  
       格力将2017年营收归结到自身的产品创新以及多元化业务的突破,才使格力在业绩上获得了好“收成”,在2018年年报显示,2017年格力空调业务收入达1234亿元,占总体营收83.22%,同比增长40.1%,是格力业绩稳健增长的“压舱石”。2017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达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44.87%。
  
       在2017年度财报中还可以看到,格力电器现给自己的新定位是“全球型的工业集团”,其生活电器、智能装备等多元化业务去年实现了新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其智能装备业务2017年收入21.26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1.43%,同比增速高达1220.27%,规模成长超过百倍给了格力极大的信心!
  
       而此时,2017年净利润也突破200亿的美的集团才在不久前刚刚完成对库卡的收购。
  
  
       也因此,向来分红大方的格力电器2017年年却不分红、不转股,要为多元化扩张的投资备足“弹药”,利润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工厂升级,以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也是在2017年,格力成立了多家新公司,包括珠海格力机器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格力(武安)精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格力机器人(洛阳)有限公司等。
  
       其中,工业机器人领域,格力已研制出水平多关节(SCARA)机器人、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等不同种类产品。数控机床方面,有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钻工中心等。视觉检测设备,可以代替人工检查和判断。而在自动化流水线领域,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集成,应用于汽车行业、家电行业、食品行业。
  
  
       伺服电机领域,根据董明珠自媒体称,格力也在2017年完成了 20 多款伺服电机开发,打破了高端伺服电机由日本和欧洲企业垄断的局面。2017年,格力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智能装备业务收入21.26亿元,虽然在格力总营收中占比极低,但增速高达12.2倍,是格力增长最快的业务。
  
       2018年,格力的机器人更是开始在多个场合高调亮相,在很多公开活动中董明珠都谈到,未来格力可能会有几个主业,空调、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智能装备方面,必须解决工业母机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机器人方面,工厂智能化是需要有技术支撑的,这个支撑点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三个是铸造,铸造是很枯燥的,不赚钱但我要干,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做基础,一切都实现不了。我选择的这几个领域都是挑战自己、吃苦头的事情,都不是马上能够赚大钱的东西。
  
       董明珠表示,对于格力的发展,我们讲2023年做到6000亿,我们只是说有这个梦想,有这个目标,并没有讲我们2023年一定会做到6000亿。“一个人没有梦想,你还有什么动力?”
  
  
       而2018年,格力空调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全国第一,格力电器的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三成;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一成至262亿元。2018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2000.24亿元,同比增长33.33%;营业收入1981.23亿元,同比增长33.61%,强者恒强的局面进一步凸显。而智能装备领域,格力2018年收入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19%,在格力去年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从前年的1.43%提升至1.57%。
  
       同样在2018年,格力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其高性能的伺服电机及驱动器问世。
  
  
       2019年,格力已完成从零件铸造、数控机床精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全流程覆盖,在未来,格力将继续坚持自主创造路线,坚持自主研发,精益制造的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做出贡献。
  
       董明珠在格力拼搏的十几年时间,带领格力从积弊重重的企业到中国空调业的领军品牌,不光是她不断的努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更依靠的是根据市场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变革的商业模式,她所打造的格力商业模式对我国的企业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格力的梦想
  
       抛开格力大力进军装备制造业,家电巨头转型一直都在继续,全面皆知的2016年8月,经过近一年的拉锯式争夺,我国家电巨头――美的,斥资292亿元收购了全球四大机器人企业之一的――库卡机器人集团。标志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式进入由四大机器人家族把控的高端工业机器人领域。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两大白色家电制造商,美的和格力不约而同将触角伸向智能装备领域。这绝非偶然。
  
       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形成第三大板块。第一块是原有的国有型装备龙头企业,从重量角度仍然保持行业霸主地位。第二块是民营企业快速崛起,这两年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都来自民营企业。第三块出现在大型的制造商里面。这些企业原本作为装备制造业用户,现在他们快速进入装备制造业。美的和格力,正是第三板块的代表。
  
       美的高管曾表示,美的介入智能制造领域,首要是来自自身制造提升的需要,其次才是看中行业高速发展存在的机会,美的做机器人的优势在于自身品牌和资金,劣势是技术积累为零和对行业陌生。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格力从空调制造转向装备制造的契机,是因为格力在国内采购不到高精确度的产品。
  
       从用户转型生产、从“买”转向“卖”的装备制造生产企业不只是格力与美的,富士康机器人和埃夫特机器人均诞生于大型制造商。目前看来,埃夫特已成为对外销售量非常大的国有机器人产业核心企业,但其前身不过是奇瑞汽车设备部下不到10人的装备制造科。其总经理、原奇瑞汽车设备部部长许礼进曾透露,当初选择做装备制造是被形势所逼。“过去奇瑞汽车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依赖进口,不仅技术受制于人,还常常受气。”他多次因机器人“罢工”而挨批。“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哪怕机器人出现一个小故障,整条生产线都必须停下来,等着国外工程师‘打飞的’来维修。”
  
  
       目前看来,格力已形成了“数控机床、机器人、工厂自动化、热交换器设备、新能源设备、注塑钣金设备、物流仓储设备、检测设备、精密传动部件、工业信息化”十大产品业务板块,超百种规格产品。
  
       “我们买的都是进口的设备,这让我觉得应该有自己的装备,(外国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董明珠一直认为,花钱买技术并不能叫投入,只有投入到自己开发的、可以受自己掌控的技术上才有意义。尽管格力走得慢一点,但格力电器生产线为其自产的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应用提供了最大便利。“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背后有强大的格力电器作为后盾,所有机器生产后可以在格力电器的生产线上不断调试、优化,之后再对外销售。”一位格力智能装备的员工曾说。
    投稿箱:
        如果您有机床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skjcsc@vip.sina.com